近期,印有蔡明形象的愛屋吉屋廣告,大量出現在上海、北京的核心區域,其中蔡明伸出手指比作1%的廣告尤為引人注目,1%究竟有何深意?
此前,小編已經給大家拆解了愛屋吉屋創新模式之“去門店”,1%則是愛屋吉屋模式又一核心點--用戶至上,租房傭金減半乃至減免,二手房買賣傭金僅1%。那么,愛屋吉屋服務費何以如此低?
在傳統中介的收費標準中,上海地區租房領域為租客和房東各支付房屋月租的35%;而在北京,租客一般需要繳納一個月的房租作為中介費。在二手房買賣領域,上海、北京的中介費均在2%以上,北京甚至高達2.7%。
愛屋吉屋切實從用戶服務角度出發推出“傭金減半”戰略,但低傭金不代表服務質量的降低。眾所周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收信息、消費習慣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愛屋吉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在第一步去門店完成之后,依托自身模式的信息共享優勢,提高成單效率、幫用戶降低時間及金錢成本。退一萬步,由于愛屋吉屋目前處于創業投入期,即便從短期來看每單中介費收益低于傳統中介,但從長遠來說,這樣的市場定價策略,足以幫助一個新創品牌快速占領市場,成為領軍品牌。
愛屋吉屋聯合創始人鄧薇談到公司的定價策略時曾說:“愛屋吉屋的交易流程能夠極大提升經紀人的工作效率。公司要求每位經紀人配備專用手機,使用愛屋吉屋專為經紀人開發的專業軟件,通過系統快速獲得房源和客戶信息,并可以上傳房源動態視頻。目前愛屋吉屋租賃業務平均1.8次帶看能完成簽約,一周之內就可以將房源出租。”
以上這段話可以解釋愛屋吉屋推出租房傭金減半、二手房1%傭金的決策依據。傳統中介正是因為長期效率低下,每完成一單都需要經過大量冗余人力、物力的資源調配,且個體門店利益、公司利益與消費者利益完全背離,為了公司利潤必須提高中介收費標準;而愛屋吉屋通過高效率成單,就像飯館提升單位時間內的翻臺率一樣,即便傭金減半,同樣可以得到數倍于傳統中介的營收。
在愛屋吉屋傭金減半、二手房1%傭金的沖擊下,未來的中介市場競爭孰優孰劣,相信消費者自己會用腳作出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