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同事給父母家換了臺新空調。在選購時,語音操控、智能感知、真人客服等適老化功能都在她的考慮范圍內。她認為,這些功能不僅可以更好地解決父母在使用空調時遇到的問題,而且還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不可否認,適老化家電產品正加速從概念落地成為現實。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22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占全國總人口近兩成。

養老方式是退休愿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十年間,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退休潮”。當下,對于養老方式大家是怎樣規劃的呢?
據相關數據顯示,即使是在發達國家,老人住養老院的比例也很難超過5%。在關于退休準備的相關調研中,有近一半的受訪者希望通過傳統居家養老的方式安享晚年,并且傳統居家養老在各年齡段受訪者當中都是第一選擇,總計有近九成的中國居民希望在家庭進行養老。在此背景下,如何使老年人居家生活更加舒適健康也成為一個全社會都在關注的問題。
根據2019年中國老年人財富狀況調查顯示,全國老年人家庭平均資產凈值為93.9萬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家庭資產凈值在100萬元以上,此外,隨著老年人消費觀念的轉變,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思想觀念的開放以及互聯網等因素影響,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也在持續攀升。銀發群體正在推動“銀發經濟”,據全國老齡工委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4.8億,消費潛力將增長到百萬億級,占GDP的比例將達33%,前景十分可觀。

作為居家養老的重要組成,家電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適老化改造成為新的課題。考慮到生活習慣、生理特點等因素的適老化家電產品,也成為老年人享受生活的有力保障。
其實,老年家電的概念早在10多年前就已由眾多家電企業提出。作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松下、三菱、三洋等日本電器品牌早已意識到老年家電市場的巨大潛力,并憑借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對這個細分市場進行了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松下就提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健康養老”戰略,依托多年經驗和技術打造中國特色康養模式。目前,已推出了包括智能電動床、折疊淋浴椅、輪椅等幫助老年人日常的起居出行、享受生活的產品。
國內品牌海爾、美的、格力等也對旗下部分智能家電產品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具體來看,海爾成立了適老產業平臺,構建全屋居家適老生態體系,為用戶提供居家養老全場景解決方案,而美的則在2021年推出了適老化家電品牌美頤享,針對銀發群體使用需求和起居安全,相繼推出了配置摔倒呼救功能的熱水器、防干燒功能的燃氣灶等。據魔鏡市場情報,“22.2-23.1”一個滾動年內,淘寶天貓平臺美頤享相關產品銷售額達到1300.8萬元。由此可見,適老化家電仍處于探索階段。
消費認知和接受程度與市場表現都緊密相關,家電產品植入綜藝節目也拉近了產品與消費者間的距離。2019年,一檔名為《忘不了餐廳》的綜藝首播。這檔節目是全國首檔關注認知障礙的觀察類綜藝。由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與明星一同參與,在經營餐廳的過程中,發生了不少溫馨的瞬間。
而作為特別嘉賓的奧克斯空調,也展示了智能家電在老年人生活中給予的便利。搭載先進的語音控制系統的柜式空調,無需連接網絡、無需使用遙控器,只需直接對話空調,即可實現包括開關機、設置模式、調節溫度等一系列操控。困擾于遙控器的繁瑣操作、忘記遙控器放在何處的用戶,只要張嘴發出指令,空調就能完成操作,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語音操控也更適用于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人群。
面對人口老齡化這一課題,不少代表都曾在兩會上為老發聲。
從世界范圍來看,適老康養用品的品類有4萬多個,但國內的品類只有3000多個。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建議,出臺鼓勵政策,引導企業針對不同生活場景,重點開發適老化的家電、家具等日用產品,智能輪椅等輔助產品以及老年益智類等休閑陪護產品。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認為,要支持科技適老的軟硬件一體化研究,通過智能化主動關懷和家庭終端硬件等產品開發應用,形成人機協作的智能化兜底服務體系,關懷并保障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安全和幸福。
據了解,在近日京東春季家裝節中也有許多針對消費者適老化室內無障礙改造、遠程監控、緊急呼叫等智能化升級需求的家裝好物參與。
事實上,市場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認知度的提升有賴于行業、企業以及媒體的推廣普及。適老化家電需要從市場聲量、產品使用教育等多方面入手。讓需要適老化家電的消費者可以了解到原來家電還可以這樣,生活還可以這樣。可以預見,圍繞適老化改造的家電產品將越來越多。作為居家養老的得力助手,它們也將在老年人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