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高端家電賣不動,而是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偽高端。明明定位是大眾工薪階層的家電品牌,卻要推出所謂的高端產品賣高價。這完全就是“窮途末路”的垂死掙扎!
今年以來,隨著家電零售市場的放量下跌,由此引發了不少家電廠商共同尋找新的出路。
在這種背景下,“推高端、賣高端”成為不少家電廠商瞄準的新方向,但是最近半年以來,很多家電廠商的高端轉型并不順暢,主要表現在:高端家電根本賣不動,甚至連“叫好不叫座”局面都沒有出現,普遍都是“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那么出現這一窘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對于眾多家電廠商來說,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問題:到底是當前高端家電在終端市場上根本賣不動,需求不旺,前景沒有外界說得好?還是市場上的偽高端太多,實在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家電圈通過對一大批轉戰高端市場的家電廠商,在終端市場上推出的一系列所謂“高端新品”梳理后,發現了一個共同性問題:那就是,所謂的高端產品存在著“名不符實”、“夸大其實”、“概念炒作”、“價格包裝”等一系列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很多企業的品牌定位明明是中低端市場,卻還要推出所謂的“高端產品”,完全就是借助高端賣高價、打低價格戰。
比如說一些家電企業原本的產品市場均價只有2000元左右,最貴的產品不過5千元左右;但是為了搶奪消費升級下的高端格局,卻突然推出售價高達1-1.5萬元的產品。最終,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遭遇“不叫好更不叫座”局面后,只能采取典型的“降價”促銷吸引市場和用戶。從而這也直接引發高端家電市場上的價格亂戰層出不窮;
當然這還只是當前高端家電市場“亂局”的一個縮影。一些家電廠商在高端市場上“掛羊頭賣狗肉”,甚至不惜采取“先虛高標價,再大幅降價促銷”的市場經營策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將高端市場的這趟水迅速攪渾,從而讓外界誤認為整個高端家電消費市場的低迷與無序,錯誤判斷家電高端市場的競爭、發展與變局。可以說,這不只是影響到一些家電廠商的市場經營策略,還在誤導一些家電廠商的轉型變革方向。
接下來,要想真正在高端家電市場上“分一杯羹”,嘗到高端帶來的高利潤、高增長,以及高回報。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品牌的重新定義,千萬別再拿所謂的“全民通吃”品牌,去搶奪高端市場,消費者是不可能認可并信任的;
二是產品的差異化創新,產品是高端的靈魂,高價格只是外衣和手段,在這種情況,任何以為“定個高價就能參與高端市場競爭”的家電廠商,無疑是死胡同。
所以,高端家電市場的蛋糕足夠大,而之所以眾多家電廠商吃不到,不是市場出了問題,而我們的品牌定位、產品創新和促銷手段出了問題。還在繼續拿低端產品的那一套玩法,去解決高端群體的需求,無疑是“本末倒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