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洗衣機冰箱空調也共享 實火還是虛火?
在共享單車之后,共享洗衣機、共享冰箱、共享電視等新名詞近期也相繼躥紅,宣告共享風吹到了家電行業。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廣州已出現可手機預約的共享型洗衣機,共享空調也在謀劃之中。不過,共享家電也面臨一系列待解命題:如何共享?是否適合共享?其實質到底是共享還是租賃?記者注意到,在消費者保持觀望的同時,運營者態度相對樂觀。有業內觀察人士表示,共享家電的出現,更多反映了激烈競爭下企業的焦慮情緒,很難成就很大的市場。
共享洗衣機冒頭
半個月前,可供市民手機付費使用的共享洗衣機出現在上海一家商場內,引起廣泛討論。而記者發現,可手機預約的共享型洗衣機早已現身廣東。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來到位于廣州員村的一家麗楓酒店,它有一項服務:旅客通過下載“海爾洗衣”軟件,就可預約及啟用酒店的洗衣機。
在獲得酒店經理首肯之后,記者進入酒店,來到放置著一臺洗衣機和一臺烘干機的儲物間。下載上述APP并選擇該酒店后,點擊了處于“空閑”狀況的洗衣機,發現有“標準”、“大物”、“快速”、“單脫”4個程序可供挑選,價格最貴為6元,最低為3元。記者在選了“單脫”,點擊“即時預定”,輸入驗證碼和微信支付之后,洗衣機就自動打開,“恭候”使用。
不過,記者了解到,這款共享型洗衣機并非剛剛亮相。實際上,海爾旗下的海爾洗衣、美的智能洗衣房“美美洗”、創維的“輕客共享洗衣”項目,這兩年就已相繼出現,多是用于高校、公寓、酒店等。
共享空調共享冰箱露臉
打造共享概念的家電,并不只是洗衣機。
記者獲悉,廣州蘇寧準備在廣州推出共享空調。廣州蘇寧售后負責人張蘇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已在廣州天河、海珠等區推出租賃空調,今年我們將通過金融方式、線上平臺及嘗試讓市民委托空調給我們運營,讓其更具共享色彩。”
此外,5月樂視發布號稱“全球首款共享電視”,提出用戶可通過完成任務和加購會員方式,獲得超級影視會員;同樣是在上月,深圳舉行的中國智慧家庭博覽會上,有參展商帶來用戶支付押金后通過用水量計費的共享凈水器;揚州、成都等地從去年開始出現共享冰箱,個人或飯店將多余的食物放入共享冰箱,給有需要的人免費拿取。
用戶接受度不高
那么,用戶是否愿意為共享家電埋單呢?在上海商場出現共享洗衣機后,外界探討的焦點就擊中在衛生安全等問題上。記者留意到,與此有所不同的是,創維、海爾、美的的洗衣機,算是相對小范圍共享,如僅限酒店旅客或住宿學生使用。
負責“輕客共享洗衣”項目的總負責人肖新華就表示,他們一般會選擇流動性較大群體的住所,“這些用戶一般不會買洗衣機。”他們就有需求。至于衛生條件,肖新華表示,其第二代產品將啟動殺菌和桶自潔功能,另外還會安排專業線下清洗團隊定期清洗內桶。
不過,目前用戶接受度顯然并不高。一位麗楓酒店的經理就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雖然酒店的海爾洗衣機去年就已啟動,但是使用率還不算高。
在上海推廣的共享冰箱倒是顯得有些“供不應求”,出現過一人多拿、火速取光等現象。會否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則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記者注意到,總體而言,搭上共享風的家電產品,基本未出現迅速席卷全國之勢。會否成為用戶常態化的選項,仍有待觀察。
運營者表示樂觀
與消費者保持觀望不同,項目運營者則相對樂觀。肖新華就表示,現在“輕客共享洗衣”項目采用機器免費送、運營分成或收取運營費用的模式,大多數能月內收回成本,高校方面雖不分成,但一年內也能回本。
海爾近期則宣布其共享洗衣服務已進駐600多家高校,覆蓋100多家快捷酒店和公寓。其思路是,通過洗衣業務帶來的流量形成平臺入口,之后再借助購物、創業眾包、等功能盈利。
家電渠道商蘇寧的觀念則有所不同。蘇寧云商華南地區執行總裁顧蔚告訴記者,蘇寧推共享空調,甚至接下來打算推的共享電視,成本高是可預見的,但不是當成盈利模式,而是提供差異化的服務產品,“別人做不了的我們來做”。(羊城晚報記者 馬化展 實習生 雷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