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馬桶蓋中隱含的制造業哲學
前期中國游客奔赴日本搶購馬桶蓋現象折射出當下“中國制造”的尷尬: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在人口紅利、內生需求及產業集群三大優勢下實現了傳統家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制造業大多仍以價格優勢取勝,而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內銷需求步入平穩期,市場對于傳統制造的質疑逐步增大且體現到資本市場層面;我們認為目前國內傳統制造價值依舊存在且有重估預期,另一方面馬桶蓋現象引發的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反思。
山重水復:優勢弱化帶來的“制造業困境”?
近年來隨著人力成本增加、國內消費驅動力放緩等因素影響,家電行業似乎走到山重水復之處;但我們認為一方面人工成本雖有提升,但其在家電總制造成本中占比不高,且在技術水平及自動化技術應用帶動下人均產值上漲抵消成本端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國內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配套帶來的產業鏈集群優勢短期內也將彰顯其強大的產業引力;此外,雖然政策周期疊加房地產周期造就的中國家電增長黃金時代已步入尾聲,但目前行業天花板言之尚早,內需市場保有量穩步提升及海外市場的持續開拓依舊是國內家電產業穩健增長的可靠保障。
柳暗花明:制造業升級背景下的再度騰飛
目前國內傳統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長期處于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制造-加工-組裝”環節,但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帶動下,家電等傳統制造業有望迸發創新活力,逐步向微笑曲線兩端移動,產業鏈地位及產品附加值得到相應提升:一方面以海爾為首的家電龍頭基于工業4.0及互聯網開創的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在強化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為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基于制造業升級帶來的智能 家居 領域布局則為傳統家電行業打開新的藍海。
強國之夢:傳統家電制造存在價值重估預期
當市場在極力推崇互聯網思維同時,傳統制造似乎被推向另一個極端,我們非常認可互聯網在對傳統行業改造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但也認為傳統制造價值也不應被忽視;具體到家電行業來說,其在目前大盤持續創新高且指數翻倍背景下其絕對及相對估值均處歷史偏低水平必然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在產業轉型升級變革大背景下,基于未來業績確定性增長及高股息率等特征,同時參考海外白電龍頭估值水平,我們認為作為中國制造強勢代表的傳統家電尤其是龍頭估值存在較強重構預期;重申行業“看好”評級,建議現價買入三大白電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