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2日訊(記者單盛群 葉淺)日前,小熊電器(002959.SZ)交出凈利同比減少14%的Q3報告,同時拋出股權回購計劃。小家電浪潮漸褪,小熊電器股價能否扭轉跌勢?
存貨高企、銷售費用持續增長
資料顯示,小熊電器成立于2006年,公司主營業務為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營業務按產品類別可分為廚房小家電、生活小家電以及其他品類。
此前,受到消費者對便捷、健康、品質生活追求的影響,小熊電器迎來業績高點。2015-2022年,小熊電器營業收入由7.25億元增長至41.18億元。2019年8月,小熊電器頂著“創意小家電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深交所,上市近一年股價漲幅超200%。銷售數據方面,2020年雙11大促,小熊電器七大品類獲得天貓平臺銷售額第一;五大品類獲得京東平臺銷售額第一。
然而,這樣的高光時刻并沒有持續太久,小熊電器的產品逐漸出現“賣不動”的情況,最為直觀的表現是存貨的提升和周轉率的下降。
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小熊電器存貨賬面價值為6.51億元,同比增長11.69%,占總資產比例為13.06%,公司的存貨周轉率為3.13次。
拉長時間線看,小熊電器存貨高企的問題已長期存在。財報顯示,公司2020-2022年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5.32億元、6.16億元和6.51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4.41%、17.03%和13.36%,存貨周轉率為5.13、4.22和4.13。
此外,公司利潤受銷售費用投放加大影響有所承壓。
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小熊電器實現營業收入9.77億元,同比增加14.89%,同期歸母凈利潤7885.88萬元,同比減少14.46%。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6.62億元,同比增長44.39%,公司解釋主要系本期市場促銷費增加所致;其中Q3銷售費用達2.25億元,同比增加51%。
股價較年內高點跌去四成
二級市場上,自2020年7月走出歷史高點165.90元/股后,小熊電器股價便步入下行通道。2021至2022年間,公司股價從百元每股均價走低至61元/股左右。截至今日收盤,小熊電器報54.45元,較6月取得的年內高點再跌去四成。
面對疲軟的股價,小熊電器披露股份回購計劃。10月29日小熊電器公告顯示,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實施股份回購,并將回購股份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及/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金額不低于3000萬元且不超6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75元/股。
需要注意的是,7月20日小熊電器披露公告,持股比例9.68%的第二大股東施明泰擬減持不超300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92%。而這已經是小熊電器2023年以來第三次披露股東減持計劃。
6月27日,小熊電器公告披露公司前十大股東龍少柔擬減持不超過100萬股,此公告的披露距上一次股東減持計劃實施完畢還不足兩周。
2023年4月起,小熊電器前十大股東永新縣吉順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龍少宏進行多次減持,分別套現8694.62萬元和4224.47萬元。
行業浪潮漸褪
近年來,我國廚房小家電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已步入了存量競爭的階段,廚房小家電相關企業業績持續承壓。
根據申萬行業分類,今年前三季度A股12家廚房小家電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429.32億元,共實現歸母凈利潤28.88億元。從營收增速來看,行業整體業績增長較為乏力,僅小熊電器、比依股份、彩虹集團、蘇泊爾、新寶股份5家企業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其余7家企業營收均同比下滑。
與之對應的是,各式新奇的小家電從廚房逐漸“流落”至閑魚APP(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此前,空氣炸鍋、早餐機、破壁機就曾入選閑魚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無用”產品榜單。
二手市場轉賣成風,新品的銷售同樣也遭受著較大的壓力。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包括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豆漿機等在內的12個廚房小家電品類零售額為514億元,同比下降14.1%;零售量同比下降13.5%。2022年廚房小家電共計13個品類零售額520.3億元,同比下降6.7%;零售量同比下降12.7%。
這樣的發展頹勢延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奧維云網2023年1-9月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388.6億元,同比下降9.6%,零售量18860萬臺,同比下降0.5%;線上零售額296.1億元同比下降9.9%;線下零售額92.4億元,同比下降8.9%,當前的市場可見“低迷”。
2023年至今,廚房小家電行業尚未走出“上揚”曲線。據奧維云網數據,今年618大促期間,廚房小家電共計14個品類零售額同比減少19.3%;零售量同比減少16.5%。面對即將到來的雙11,行業能否回暖有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