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家電制造行業兩年之久的大宗商品價格在近期開始大幅回落,數據顯示,數據顯示,7月6日,倫敦LME銅價一度下探至7300美元/噸以下,創一年來新低。與年內高點相比,下跌幅度達到32.77%。二季度鋁均價環比下降7.1%,冷軋板環比下降2.18%。
盡管銅價隨后又在7月20日出現低位反彈,但業內人士認為,反彈高度有限。宏觀情緒好轉,板塊反彈收復部分失地。不過利空因素尚在,國內淡季效應明顯,現貨矛盾不突出,整體跟隨宏觀情緒波動,從而延續偏空思路看待。
原材料價格下跌是大趨勢
原材料價格出現低位反彈,主要是因為在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部分下游企業采購積極性略有回升,市場升貼水報價也有所走高。不過需求改善的狀況并不算十分顯著。主要還是由于目前市場對于未來海外需求由于持續加息的影響而可能受到較為嚴重的打壓,因此畏跌情緒依舊存在,故此需求雖略有恢復,但總體情況仍難言樂觀。
2020年3月份全球疫情爆發時,銅價曾跌破每噸5000美元,隨后一路飆升,因為全球經濟復蘇以及綠色轉型的推動需求增長,而全球供應不足。2月底的俄烏沖突以及西方制裁,進一步引發供應擔憂,推動銅價在3月初創下每噸10,845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但是隨著3月份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令人擔心全球經濟滯漲或衰退,被視為經濟活動晴雨表的銅價也震蕩回落,目前比歷史峰值低了3484.5美元或者約32.1%,盡管遠高于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的價位。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受供需失衡以及美國實行量化寬松的政策兩個因素影響。從供需來看,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受俄烏沖突影響,美歐等經濟體物價總水平連創40年歷史新高,其中天然氣和國際原油價格飆升,擠壓了美歐經濟體的消費需求,下游需求萎縮,進而傳導至上游。疫情以來原材料的供求關系反轉,導致原材料價格出現下滑。
另一方面,為了緩解高通脹,美聯儲今年3月開始啟動加息,在6月份甚至激進加息75個基點,導致國際美元大幅回流至美國,原材料市場的美元流失,也成為了推動原材料價格下滑的主要因素。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底,業內人士就認為原材料價格將在今年出現回落,然而俄烏沖突這個黑天鵝再次導致原材料供應困難,將回落的周期推遲至今年6月。這也意味著,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不具條件,長期來看依然是利空因素偏多。
需求才是真難題
對于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調,市場普遍認為對于家電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大利好,將對提升其盈利能力帶來正面影響。
國金證券認為,分季度來看,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為原材料價格增速的峰值,因此2021年四季度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最大。今年四季度行業毛利率修復幅度將高于今年三季度。分品類看,白電原材料價格回落后利潤彈性將更大。國金證券家電首席分析師謝麗媛表示,全年來看,白電龍頭毛利率均有望修復。
不過,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有利于家電企業盈利空間的修復,但家電業真正的難題在于市場需求的萎縮。
奧維云網發布2022年家電全品類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實現零售額3389億元,同比下滑9.3個百分點,市場規模僅比2020年上半年稍高99億元。其中,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5.3%,這也是首次線上業績下滑。此前,上半年備受期待的線上“618大促”也意外啞火。
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了需求的釋放,物流運輸不暢也令市場雪上加霜。雖然5月份以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家電制造業供給端顯著修復,但市場消費需求并未釋放出來。
今年上半年,家電線上占整體市場比重已超53.8%。然而,上半年中國家電線上市場零售額卻同比下滑5.3%,為有史以來首次下滑。除了冰柜走出了上升趨勢,其他產品均走在下行通道。就連原本上半年最大的線上購物節“618”也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