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消費者而言,當下正是使用空調的旺季。不過,對于空調行業而言,隨著2019冷年的收官和2020冷年的開啟,期待產品能夠熱銷的空調企業卻表示,今年的日子并不好過。近五年空調價格優惠力度加大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在經歷2016冷年的反彈、2017冷年的暴漲、以及2018冷年的橫盤后,2019冷年,空調行業銷售卻并不太理想。那么2019冷年,空調市場的價格都有哪些變化?市場格局又是怎樣的呢?

7月下旬,記者走訪深圳多家空調賣場了解到,相比以往,今年各大空調品牌促銷活動更多,優惠力度更大。在一家空調賣場,記者看到“購滿就送”“滿千返百”“折上折”等各類優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國美零售華南大區總經理韓寶湘:相比以前,包括這次“8.18”和7月底的活動是滿2萬元送2千元,大概在九折,以前也會有,但是今年這種活動的頻次比較高,一個月大概有兩場活動。

除了空調賣場的促銷活動頻次加大,今年各大家電渠道商也通過各種方式加快空調的銷售。在剛剛過去的7月,從京東空調的銷售額情況來看,最近一周環比增長了65%,其中上海、江蘇、安徽需求量最大??照{促銷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一部分的市場需求,導致了今年空調產品均價下降。


蘇寧易購深圳大區家電公司總經理范懷偉:相比去年同期,掛機有300-500元,柜機有500-1000元的下探。這是近五年以來,我覺得空調整個價格下探空間最大的一次。

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空調的線上市場,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美的、奧克斯和格力,在產品均價上,美的下降218元至2917元,奧克斯下降43元至2687元,格力卻增長103元至3976元。對比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線上主力陣營品牌依然以格力、美的、奧克斯為主,市場集中度提升了4.2%;科龍、長虹、揚子空調等第二陣營市場集中度下降了4.3%。

記者了解到,5—6月份是空調行業傳統的銷售旺季,空調主力銷售區域華東、華南沒有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這給空調銷售端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加上今年6月,三部委《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的印發以及《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等出爐,這些政策將推進空調行業的格局優化和產品升級。

記者了解到,今年空調市場上出現了小米、蘇寧極物等一些跨界空調品牌,使得跨界陣營有所提升。今年6月份和上半年,整個空調行業產銷增速都在調整。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空調整體零售規模為1137億元,同比減少1.4%。其中,線上零售規模414億元,同比上漲18.4%;占比超過六成的線下零售規模723億元,同比下降了10.1%。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4月底,空調行業的總庫存水位已經逼近5000萬套。6月零售數據環比略有好轉,7月中下旬出現持續性的全國范圍高溫天氣,使得空調庫存壓力有所減輕。家電廠商押注中央空調又一個千億藍海將爆發?自2018年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以來,家電消費趨于飽和,其中空調行業反應尤其強烈,市場連續出現下滑,空調行業或將經歷新一輪的發展轉機和拐點,比如,各大空調廠商就將市場機會鎖定在了新興的中央空調行業上。

漢唐資本首席研究員孫磊:房地產調控這兩年進入了比較實質性的階段,家電產業尤其是空調,實際上是整個房地產行業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參照指標。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像美的、格力、海爾類似于像這樣的頭部企業,基本上占了整個市場規模的絕大部分。


中央空調的美觀以及良好的性價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消費者畢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購買五臺傳統的分體空調大概要花掉三萬元左右,買一臺中央空調的預算會比買五臺分體式空調會高一些,但是日后的使用成本會低很多。中央空調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楊寶林告訴記者,近幾年,消費者對中央空調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他們中央空調的業務也有了快速的增長。

中央空調的熱銷,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經銷商轉做中央空調業務。在空調行業打拼了十幾年的彭林領告訴記者,近年來,分體式空調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也越來越薄,他們不得不開始轉做中央空調。

格力電器在2019年初的股東大會上向外界表示,未來家電發展的重要方向是中央空調,美的、海爾、海信等家電廠商也同樣將中央空調作為戰略重點。智研咨詢發布的報告指出,對比普及化的傳統家用空調,中央空調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高精尖的特點不言而喻,2018年我國中央空調市場規模逼近千億,發展維持較高景氣。


華泰證券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林寰宇:中央空調是整個中國空調行業未來的一個大趨勢,首先從一二線城市可以看到滲透率在不斷提升;第二,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的份額也是在同步提升,像格力、美的等龍頭公司的整個中央空調,在市場上的份額提升的比例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