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177項國家標準和9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其中包括《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坐便器便坐》。據了解,該標準以現行《電子坐便器》國家標準為基礎進行修訂,并將于2019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
亂象:多款網售產品被檢不合格
前段時間,據央視報道,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網售智能馬桶蓋的抽檢結果,結果顯示,在28批次的產品中,共有11批次被檢出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高達39.3%。據了解,此次抽檢出的不合格產品問題主要存在五個方面——安全結構、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接地措施、輸入功率以及標志和說明,其中4個項目跟電氣安全直接相關,使用這些不合格產品將可能導致消費者發生觸電,直接造成人身傷害,屬于嚴重不符合項。
有專家指出,智能馬桶蓋目前正處于快速生長的狀態,而部分企業為了搶占市場,特別是一些陶瓷衛浴企業,對行業研究不足,大多只是對國外產品進行簡單的模范,導致了生產出來的產品難以符合標準要求。
據了解,此次檢測依據的標準分別是已經實施13年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以及已經實施9年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坐便器的特殊要求》。有行內人士指出,除了要關注智能馬桶蓋的質量問題,也有必要對標準進行更新,完善,以適應產品的最新發展趨勢。
新國標:將從基礎推動行業發展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新國標自2016年11起啟動修訂工作,并于2019年3月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過,共有27家單位參與了新國標的起草,其中大多數為國內外智能馬桶領域的佼佼者,有效確保了新國標的權威性。
新國標在標準名稱、技術指標、術語、定義等多方面進行了修訂,其中包括將“電子坐便器”修改為“電坐便器便座”,核準多項術語和定義,修訂多項性能及技術指標,并且還新增多個項目,以適應產品發展趨勢。此次的新國標將完全替代GB/T 23131-2008《電子坐便器》推薦性國家標準,并將于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
據專業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智能馬桶行業存在多項現行標準。作為其中的基礎性標準,此次通過的新國標可以有效規范智能馬桶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入門門檻,促使企業生產符合要求的高質量產品,在保障了消費者權益的同時,推動整個行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智能馬桶:下一個新風口?
自2015年一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文章引爆輿論熱點后,在當時還相對小眾的智能馬桶迅速進入了公眾視野。目前,我國的智能馬桶行業已進入迅猛發展期,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馬桶蓋市場規模達到了83.3億元,預計到2020年其規模將達到155億元。

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不單單僅是如廁,更可以“享受”的智能馬桶日益受到消費者喜愛,消費者對智能馬桶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房地產、家裝業、智能家居等方面的發展也給智能馬桶市場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動力。隨著認知程度的提高,技術提升帶來的價格親民化,可以預見智能馬桶將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未來中國智能馬桶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不過,亦有另一種聲音指出,在探討智能馬桶發展前景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傳統”對智能馬桶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事實上,如廁作為一種文明,其影響可能會超乎想象。目前我國的如廁方式仍然以蹲式為主,除了是受傳統觀念影響,覺得蹲廁更為衛生之外,更有研究表明這和身體構造有關。
由于亞洲人臀部曲肌比較靈活,所以亞洲人會擅長“亞洲蹲”,從而更擅長使用蹲廁,而外國人則相反,更喜好使用坐廁。目前公共廁所仍以蹲廁為主,而馬桶則更多出現在酒店、商場等場所,是否能接受在家中使用馬桶或智能馬桶,或許會成為智能馬桶是否能夠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處通過的新國標,將會對整個智能馬桶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但智能馬桶能否借此成為下一個新風口,仍然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