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變得干燥起來,很多人在這個季節都會選擇使用加濕器來進行室內加濕,特別是白領一族,即便是在辦公室也非常偏愛這種加濕方式。但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加濕器存危害,對呼吸健康不利,甚至可能致癌!
對于這一說法,筆者覺得還是有失偏頗的。的確,錯誤的使用加濕器會帶來一系列的呼吸健康隱患,但如果是能夠正確的使用合格的加濕器產品,是可以杜絕這些隱患的。特別是在干燥的環境中,加濕器還是非常必要,并且是有利身體健康的。這種天上掉下的“黑鍋”,真不該加濕器產品來背,要怪也只能怪產品使用知識的普及不到位吧。
既然這樣,我們就現身說法,來談一談在使用加濕器時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來特別注意以及在干燥冬季,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加濕器。

明確“適宜濕度”的概念
在說加濕器之前,我們還必須明確一個與加濕器產品緊密相關的環境指標---濕度。一般來說,人體適宜的環境濕度為45%-60%。如果環境濕度過高,人體容易產生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長期過度潮濕的環境也更有利于細菌的滋生。而如果環境濕度過低,會導致人體水分蒸發變快,出現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等癥狀,也不利于身體健康。
如果能搞懂這個“適宜濕度”,那也應該能明白所謂的“加濕器存危害”,其實是使用者的使用不當造成的,這就像“冬天開空調制冷”一樣,能說是“空調導致冬天屋里太冷”嗎?一個道理。
相反,恰恰是“適宜濕度”的存在,才讓加濕器產品變得非常必要,在干燥的環境里使用加濕器,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干燥狀況,從而改善居住環境。但同時,通過濕度這個概念,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味盲目的加濕會出現許多不利的情況,因此在使用加濕器產品時,我們需要特別注意,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
5個知識點,教你規范使用加濕器
那么,加濕器在使用過程中,應該特別注意哪些方面呢?這里我們總結“五大知識點”,幫助大家在干燥冬季,正確使用加濕器。
1.選擇正確的加濕器產品
首先,“正確使用”之前需確保“使用正確的加濕器”。如今,加濕器行業門檻較低,市面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低劣產品往往很難保證使用體驗。所以,消費者在選購時還仍需謹慎,盡量選擇大品牌的產品,相對會更有保障。比如,高端的加濕器筆者推薦可以選擇戴森、巴慕達,親民一些的也有小熊、美的等。其次,消費者還應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比如,所有的加濕器都會有一個額定加濕量,即每小時霧化水的毫升數,很多產品也會標明適用的加濕面積,比如200ml/h的加濕器一般適用面積為25-30㎡。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根據各自的 家居 情況來進行定量選擇。總結一句話: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2.加濕器不能直接使用自來水
很多消費者在使用加濕器時,都想當然的直接將自來水加入到加濕器來進行加濕,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做法。原因是自來水中含有多種雜質,包括微生物、鈣鎂離子、余氯等等,直接加入到加濕器中,霧化過程就容易產生白色粉末等有害物質,進而污染室內空氣。因此,建議大家使用純水機過濾之后的純凈水,來進行空氣加濕,這樣就可以避免過多的水中雜質在霧化過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
3.盡量不使用其他添加劑
有很多消費者在使用加濕器時,喜歡在水箱中加入一些殺菌劑或香薰之類的添加劑,認為這樣可以防止細菌滋生和舒緩神經。實際上,此類做法并不科學,因為添加劑的顆粒往往比較大,長期吸入含有此類添加劑的空氣,容易加重呼吸系統負擔,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因素。所以,不建議消費者在使用加濕器時添加除純水之外的添加劑。
4.根據天氣,調整室內濕度
多數消費者在選購加濕器之后,使用都是非常盲目的,基本上除了加水,就懶弄其他操作。這樣不僅會導致加濕器的作用大打折扣,同時長時間的盲目加濕忽略“適宜濕度”,反而會讓 家居 環境變得更糟。
建議,在使用加濕器時,最好配備一個“濕度檢測計”,可以隨時監測室內濕度,并根據天氣變化,調整加濕器的功率輸出,確保室內環境始終處于“適宜濕度”范圍,這樣才是最有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面上許多加濕器產品已經帶有智能控濕的功能,可根據室內濕度情況,智能調節出霧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關注下此類產品。
5.加濕器需要多換水、勤清潔
這點有點老生常談了,但確實是非常的重要。對于加濕器這種“涉水”類的電器產品,最好的避免二次污染的方法就是“多換水、勤清潔”。一般建議,加濕器應每天換水,一周清洗一次。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水中細菌的滋生,這就像碗需要每天都洗一樣,為了舒適和健康,勤快一點也是應該的。
甩了這么多鍋,我們回頭再看加濕器產品本身,也確實還存在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當然,有痛點就有新需求,相信隨著加濕器行業的發展,未來的產品也必將會不斷的更新與完善,這需要加濕器企業的共同努力,讓加濕器產品的使用變得更輕松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