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中國布藝軟裝跨界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互聯網全屋軟裝家具定制品牌宜和宜美創始人大美姐受邀出席本次論壇,并作了“全屋軟裝的新商業模式”主題演講。

大美姐現場解讀“全屋軟裝的新商業模式”
隨著消費者對 家裝 的認知愈來愈強,整個 家裝 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欣欣向榮的定制 家居 ,到現在炙手可熱的全屋整裝,各大品牌都在 家居 市場的角逐中不斷探尋 家裝 的正確方向,并試圖繞開 家居 行業潛在的“深坑”。可是, 家裝 真的有直達終點的捷徑嗎?
家具定制到底“坑”深幾許
由于個性化的設計和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的量身定制理念,近些年來定制 家居 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許多定制 家居 企業開始在定制櫥柜、定制衣柜等細分領域擴充產品,并由單品定制轉向全屋定制。于是,定制化的 家裝 迎來了快速增長階段。
伴隨著 家居 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消費者的 家裝 理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不再為單純的柜體、沙發等板材類定制產品買單,全屋定制借此席卷了整個 家居 市場。定制產品鋪天蓋地涌向用戶的家,而高昂的定制價格卻只解決了局部空間,單一的定制產品也讓整體 家裝 風格極不協調,許多業內人士坦言,定制家具并沒有解決用戶實際的 家裝 問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領略了定制的“坑”后,開始考慮整體空間搭配的合理性。

軟裝定制前與定制后的效果對比
除了基本的家具定制需求,當下年輕消費者受到家庭及教育背景等的影響,對于 家居 的審美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而苦于專業設計知識的匱乏,很多80、90卻難以在實際的裝修中滿足自己對家的想象,例如不同面積的空間該搭配什么樣的活動家具,不同材質的沙發又該搭配什么樣的窗簾、掛畫、燈具等,整個空間要如何搭配才能顯得統一又不缺乏個性。這些“痛點”都不能依托單純的柜體等定制家具解決,消費者急需一體化 家裝 解決方案,來滿足 家裝 多樣性的需求。
不僅是消費者的需求日漸強烈,定制市場廣闊的前景背后,更涉及產品的設計研發能力,以及生產、配送、安裝每一個環節中的把控能力,最關鍵的是打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消費者在不斷追逐定制產品的時候,逐漸發現傳統的定制很難滿足需求,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居家體驗,更不能擺脫千篇一律的 家裝 ,便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痛定思痛”專注全屋軟裝
全屋軟裝的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了轟動,宜和宜美在深入洞察消費市場之后,率先提出了這一概念,并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 “一站式”專屬軟裝定制服務,顛覆行業傳統,用“軟裝+設計”觸動消費者。
“把整個房子倒過來,能夠掉下來的東西都屬于軟裝的范疇”,宜和宜美對全屋軟裝的概念作了全新的闡釋。最早提出全屋軟裝定制的宜和宜美,一直以來都專注于以設計為導向的全屋軟裝設計搭配,并對 家居 7大空間進行一站式整體設計和色彩搭配。不僅如此,宜和宜美在今年年初正式簽約知名意大利設計師,掛牌成立歐洲設計研發中心,并與中央美院建立了設計人才培養基地。這些都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完美的 家居 空間搭配設計方案,形成個性化、定制化、體驗化為主導服務方向的品牌展示和軟裝體驗。

宜和宜美全屋軟裝產品套系
軟裝作為整體 家裝 的最后一公里,對設計的要求和服務的針對性都比較高,同時在家具的尺寸、結構、功能、顏色等需求方面,也都極大地考驗著 家居 企業的綜合能力。宜和宜美前端以設計為導向,全面發力原創設計,后端依托星輝數控的數字化加工,整合全國75家生產工廠,成立單獨的供應鏈公司,解決了軟裝SKU復雜、成產鏈條長,以及整合設計和供應交付體系搭建難度高等的問題,打通了以CV(Cabinet Vision櫥柜設計軟件)為核心的設計數據與生產數據,為自己的產品做好前端設計和終端落地,保證 家裝 的最后一公里成功抵達。
“以前在商業中,比的是誰敢第一個吃螃蟹,而今在充滿競爭的態勢下更看重誰是第一個敢踩坑的人,”大美姐在演講中表示,宜和宜美用兩年的時間探索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商業模式,在全屋軟裝的風口之下,相信也給許多企業帶來不同的影響和啟發,而這也為互聯網軟裝第一品牌扎下深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