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想象,而是從去年開始在中國農村家電市場出現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事實上,中國家庭消費者的品牌化和品質化自主意識,正在強勢崛起。

作者:孔余
在當前中國空調市場上,賣的最貴本土品牌是格力、海爾、美的;在中國最廣闊的農村家電市場上,賣的最好的空調品牌,仍然是格力、美的、海爾。這個被稱為“格美海”現象深刻透露出當前中國家電的兩大轉機:曾經被認為貧窮的農村市場加速高端化、品牌化;屬于本土企業品牌家電、品質家電的春天正在到來。
雖然從去年開始,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就頻頻通過各個場合透露,格力空調已經遭遇增長的天花板。但是格力電器在今年卻在內部提出空調銷售1500億的目標。可以說,格力又看到在空調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上繼續大幅度增長的空間和動力。
同樣在今年4月,青島海爾上市公司年報則披露一則重磅消息,未來5年海爾空調在現有產能基礎上將新增1500萬套產能,謀求空調行業第一的目標。這1500萬套產能,將主要瞄準高端、智能和海外三大戰略市場。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領軍品牌的產能還有擴張空間。
此外今年以來,美的空調則在通過全面推動“T+3”運營模式實施,加速城鄉空調市場的一體化對接和打通。一方面通過“T+3”運營模式打破傳統空調庫存、壓貨運營模式,加速空調企業與用戶的供需精準對接;另一方面則是基于現有的模式打破空調過去城鄉兩極分化的操作模式,實現以用戶需求和產品創新為原點的產業變革,加速品牌和產品的驅動力構建。
事實上,無論是格力空調的1500億內部目標,還是海爾空調的1500萬套新能產能,或者是美的空調“T+3”背后的商業野心,背后正是看到當前中國家電消費市場的兩大轉機和信號:一是,產品和品牌的高端化,在空調市場上大有可為、勢在必行;二是,農村市場的精品化,在空調業已是迫在眉睫,不抓不行。傳統的低價模式終究被時代所淘汰。
其實,早在今年初以來,以三菱電機、大金、富士康、惠而浦、松下、日立為代表的外資洋品牌,在渠道商蘇寧的推動下組成一個合資空調品牌推廣聯盟,意在借助當前中國家電消費市場的品質化和精品化升級浪潮,謀求在中國市場的反攻。事實上,這些洋品牌的信心,除了是高端消費市場的引爆,還有就是自身一直以來面對高端人群的品牌拉力。雖然一直在下滑,但留有余威。
上述種種現象表明,在中國空調市場上,高端的蛋糕和份額正在不斷擴大。過去,外資洋品牌一直牢牢把握這一市場,今年以來隨著格力,以及海爾旗下的卡薩帝相繼加大對這一市場的投入和布局力度,由此引發的高端之爭,其實已經全面打響。
同樣在高端市場份額的增長空間上,除了傳統的城市市場空調消費高端化,受到當前的家庭經濟收入提升,農村空調消費的高端化市場也在快速崛起。就是從去年開始,今年初以下,不只是格力空調賣的最好,包括美的、海爾等空調大牌,銷量也是步步緊逼格力,形成農村空調市場“大牌鼎立”的商業格局。由此,這也形成了當前中國農村家電市場的“格美海”高端現象。
未來家電產業兩大生機也浮出水面:一是農村市場,有為年輕消費者,將成為新的生力軍。除了賣便宜貨,還要買貴的,貴的有面子,貴的更有道理;可以說,接下來中國家電市場的高端化,一定是從農村和城市兩個戰略極同時引爆;
二是品牌絕對是企業核心資產。最近幾年來,很多家電廠商的關注熱點放到了產品精品化,科技創新力,就是圍繞品牌力的培養和引爆。因為品牌的成長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投入,其前提是好產品和技術創新力的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有號召力和感染力,信任度的品牌認知。
過去不是中國的農村家庭沒有消費能力、沒有高端購買力;而是要么品牌沒有強大的號召力,要么產品沒有足夠的特色和魅力。所以,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做產品也是做品牌,做品牌更是為了持續打造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