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泰怡凱 VS 戴森/DYSON,兩款無線手持吸塵器,到底誰更流弊?
現在的生活環境,外面有PM2.5的摧殘,家里灰塵、微塵等過敏原也越來越多,傳統的掃帚加拖把使用起來疲憊不堪不說,更是無法徹底清潔。好在這幾年智能家電發展迅速,掃地機器人、無線吸塵器等普及率越來越高,作為新時代小編的我也坐不住啦,準備入手一臺無線手持吸塵器。
在某寶上搜集了好多天的資料,最后選擇了兩款品牌:TEK和Dyson,哪款才是更好的選擇,只有試過才知道;這篇親身試用文章,希望對意向購買無線手持吸塵器的人有所幫助。
選的兩款機器分別是TEK AK66和Dyson V6。
從包裝上來說,TEK的包裝比Dyson多了一個提手,這點有加分,當時從門衛收發室那取的快遞,由于Dyson的沒有提手,所以拿了兩趟,抱著的時候有些吃力,但是一般快遞是送到家門口,也就沒啥區別了。
外觀和配置
TEK AK66,整體呈現珍珠白色,光感度很好,作為女生的我還是蠻喜歡這個顏色,官方標配如圖,有5個刷頭,其中2號刷頭是三合一組合刷,所以應該是7個刷頭。1號刷頭可以清理地面、屋頂灰塵,2號刷頭可以處理抽屜、筆記本等灰塵,3號刷頭可以清理大面積家具的灰塵,4號刷頭是長扁吸,主要清理縫隙里的灰塵,5號刷頭是專業的除螨刷,清理床鋪沙發上的螨蟲,這點比較好,除螨對于現在生活要求越來越高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重要。TEK有兩個電池,這個是很大的優勢,后面場景體驗就可以體現出來。
Dyson V6整體呈現銀色,有質感,光感度高,摸在手里很有分量,有四個可換刷頭,大概看了一下,1號刷頭可清理地板屋頂等大面積的地方,2號刷頭可以清洗沙發、床鋪等織物場所,3號刷頭可以清理家具上的灰塵,4號刷頭可以清理縫隙處。Dyson沒有專業的除螨刷,但是2號刷頭可以吸螨,官網宣傳只是吸螨,不是除螨,吸螨和除螨到底哪個更好?試過才能知道!另外,Dyson的機器只配有一塊電池。
兩款機器的安裝都很容易,接頭處都會出現“咔嚓”一聲,提示安裝完畢,大小和重量沒啥差別。
塵盒
Dyson官方塵盒體積為:0.4L,TEK AK66是0.35L,但是就我的肉眼觀察,貌似AK66的塵盒還要稍微大一點,可能和里面的配置有關系。
聲音
Dyson V6和TEK AK66兩款機器,聲音都很大,區別在于,Dyson的機器聲音比較尖銳,像電鉆的聲音,AK66的聲音比較像男低音,所以,看你能承受哪種聲音了,剛打開的時候,我都嚇了一跳,聲音這點都有待改進。
木地板體驗
鑒于需要明顯對比出兩款機器的功能,我選取了相同地面,相同的灰塵來分別體驗。
我先在地板上灑了餅干削,顆粒很大,Dyson V6來回大概2~3次,才將木地板上的顆粒吸除的差不多,但是依然有所殘留,有一個瓜子殼比較頑固,一直吸不進去,可能體積太大了。其他地方都吸的很干凈。
TEK AK66,來回大概3~4次,吸得比較干凈,這次沒有放瓜子殼,所以木地板上沒有殘留,總體評價,只要不是特別大的垃圾在地板上,都可以清理的很干凈。
地毯體驗
為了給大家呈現一種視覺效果,我在地毯上撒上面粉,這么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相信Dyson和TEK的吸塵器,雖然我的地毯不咋值錢,但是應該不會毀了它滴……
面粉算是非常細的粉塵了,兩個產品我使用的刷頭不一樣,因為用到Dyson的時候沒電了,到了晚上拍其他場景時候補拍的,但是吸力都是一樣的,整體下來,Dyson的吸力稍微大一點,TEK大概要來回掃吸2次,Dyson的來回掃吸一次,清潔后的效果差不多。
縫隙體驗
我選擇了衣柜軌道、落地窗軌道,我自己清掃的時候著實是嚇了一跳,柜子里的灰塵已經多的不能再多了,平時沒有時間清理,有時候看到柜子里臟了也不想弄,覺得洗抹布什么的真的很煩,不知道這些地方的灰塵是從哪里來的,如果沒有吸塵器的話,估計我還可能等灰塵聚多了再清理……清理的時候,應該是灰塵滿天飛的樣子吧……
TEK清掃衣柜軌道
可以清楚看到清理前衣柜是很臟的,軌道的地方普通的清理方式很難將灰塵去除干凈的,TEK吸塵以后,明顯感覺干凈了很多,吸的時候可以看到灰塵嗖嗖嗖的不見了。但是,吸塵以后,有潔癖的還是要用抹布抹一下,清潔更加徹底。
Dyson清掃衣柜軌道
可以看到,清掃前的軌道處,灰塵還是比較明顯的,Dyson專利馬達確實比較牛逼,圖片清掃過后的是吸塵一遍的效果,肉眼的灰塵都不見了,還是那句話,有潔癖的用完以后建議用抹布再擦一遍。
整體衣柜軌道的體驗下來,在這個方面,肉眼的灰塵一吸都很明顯的不見了,清理軌道很方便,兩款機器效果差不多。
汽車清理體驗
在汽車吸塵方面,個人認為Dyson的效果稍微好一點,在拍攝Dyson V6的時候正好不小心踩了一個腳印在上面,吸除的很干凈。汽車坐墊下面,真的是灰塵繁殖器,勤快的人可以多吸吸。
TEK其他場景體驗
TEK配置的刷頭比較多,可操作的地方比較多,柜子縫隙操作很方便,吸塵很干凈,沙發縫隙吸塵效果一般,深處地方動力不足,書柜格子里不建議用吸塵器,直接用抹布,本身里面灰塵看不太清,效果看不見,還是用抹布更直接一些。
Dyson 其他場景體驗
個人建議,床底、沙發底還是直接用掃地機器人更方便,吸塵器彎腰下來伸進去很不舒服,而且也看不清灰塵清掃干凈么,酒柜清掃效果一般般,直接用抹布比較好,玻璃門縫隙清掃效果比較好。
充電時間
這個一定要吐槽一下,我本來對Dyson是非常喜歡的,畢竟國際大品牌,剛拿到手的那一刻被它的質感做吸引,愛不釋手,可是有兩處明顯的缺點,一、噪聲非常大,是那種很尖銳的噪聲,像電鉆一樣刺進你的心里,所以,不能晚上使用,肯定會擾民;二、電量消耗太快!
我給大家拍場景演示的時候,Dyson V6就充了兩次電,后來我到官網看一下參數,強效模式下只能使用6分鐘,可是菜鳥的我只會按開關,不知道什么是強效模式,即使是普通模式,也只能用十幾分鐘,電量用完以后,要等3個小時才能充電完畢。
如果選擇普通模式操作,那Dyson也就沒有了優勢。
TEK在整個場景演示中,一塊電池都沒有用完,這點比較贊,官網顯示,一塊電池使用的時候,另一塊可以充電預備,這樣就不用擔心電量不足了,對電量有要求和性子比較急的人建議還是選擇兩塊電池的。
重量
無線吸塵器號稱比有線吸塵器方便,就是因為沒有電源線方便舉上舉下,但是對于女生來說,如果偏重的話是很難舉高的。
兩款機器重量,感覺差不多,女生舉起來需要兩只手,一只手的我只是強裝鎮定而已,大家看見圖中胳膊繃緊的肌肉了嗎?如果家里有男人的話,就讓他們舉吧,長時間舉起來受不了。
圖中是整個演示過程下來以后的灰塵,看到以后是不是千千萬萬只草泥馬從心頭飛過……原來我在家里養了這么多寵物……
除螨
將塵盒里的灰塵倒去,重新為大家呈現兩款機器的除螨效果,Dyson的官網寫的不是除螨是吸螨,TEK的是醫療級的紫外線除螨+吸螨,到底哪個好,還是要看效果。
可以看到,圖中TEK的除螨刷發出紫色的光線,應該就是紫外線在除螨,最后的效果還是要看塵盒。
TEK的塵盒是可以用水沖洗的,所以清洗的比較干凈,可以看到除螨以后,里面充滿了白色絮狀物,應該就是我們家的螨蟲們……Dyson的塵盒只能擦拭,不能用水沖洗,所以擦完以后里面還是留有原來的灰塵,可以看到吸螨以后,塵盒里也是充滿絮狀物,就是我們家小螨蟲們和之前的灰塵。
TEK除螨刷使用的時候,明顯的感覺圖中兩個黃色的部件不停的打擊床面,并且有紫外線照射 ,一邊拍打一邊吸,應該是把螨蟲們彈起來再吸走,真的好有畫面感……
Dyson的除螨刷就是單純的靠馬達吸螨,所以,戴森專利的馬達就是他的流弊之處了。
價格
價格方便,Dyson是國外的品牌,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一直都蠻貴的,TEK是國產品牌,價格方面比Dyson便宜了大概有1000塊錢,所以要按自己的情況去購買。
整體參數
表格里的參數都來自官網的數據,但是Dyson的官網沒有找到噪音的參數,應該是規避了噪音的問題,整體感覺噪音超過100db。
售后問題
TEK的售后說是30天無理由退換貨,額,我是不是可以用完30天悄悄的退貨……我只是說說而已,30天無理由退換貨這點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Dyson是享受正常的7天無理由退換貨,與某寶所有其他商品的服務是一樣滴。
總結
整體體驗持續了兩天,占用了我周末時間,主要是因為電量原因,不能一直拍攝。
戴森的馬達確實比較流弊,吸塵效果很好,但是噪音和電量方面讓我很驚訝,中途突然沒電,還要等待好幾個小時,我性子比較急,所以這點要減分,還有一點,不知道是不是馬達太強的原因,機器特別容易發燙,每次按住開關幾秒鐘就開始發熱,Dyson應該就這幾個方面改進一下,這樣才能讓用戶體驗更加完美。
TEK的吸塵效率稍微遜色,但是最后清理的效果和Dyson是差不多的,Dyson吸塵的時候,手移動一下,TEK移動兩下;電池的設計要點個贊,兩天使用下來,沒有充一次電,很方便,噪音是低沉的那種聲音,比起電鉆的聲音,我還是能接受男低音的。
所有場景使用以后,無線吸塵器對衣柜縫隙里、落地窗軌道、車里、地毯效果是最贊的,整個過程比較滿意。科技驅使社會進步,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有條件還是可以體驗一下的,畢竟確實減輕了我們家務的負擔。
最后一句,Dyson我自己留著,TEK給爸媽用,Dyson的噪音大、充電頻繁,老人家估計嫌煩??傊蠹腋鶕约旱那闆r選擇吧,希望對大家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