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電企業終于準備將龐大的“粉絲”進行兌現了。
6月15日,海信電器新任董事長劉洪新在線上發布會上稱,海信智能電視用戶累計激活量達到1067萬。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巨大的用戶數字也引發了第三方企業的關注。當日,加多寶、蒙牛分別宣布與海視云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作為首批廣告主在海視云平臺投放視頻廣告。
奧維云網(AVC)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家電企業通過內容去實現盈利消費模式已經逐漸成為趨勢,但還是要鼓勵全能型廠商,既要探索后向服務收費,也要堅持硬件盈利保住利潤。
電視試水廣告收費
6月15日,海信公布其智能電視用戶累計激活量達到1067萬并同步發布“信封指數”。數據顯示,海信智能電視平均日活躍用戶數達403萬,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180分鐘,人均單日視頻點播時長達160分鐘,其中電視劇、電影和動漫占據視頻點播前三位。
讓人關注的是,海信公布的一千萬“信封榜單”數據,呈現出極強的家庭用戶特征和大屏用戶更好的付費習慣。
傳統觀點認為,電視用戶正在討論電視轉向PC端和移動端。但數據顯示恰恰相反,自2013年后開始,移動端用戶規模的增長率已經下滑至30%以下,而TV大屏端的用戶規模卻高速增長,比如海信還在以每年大于100%的速度增長。而在視頻人均觀看時長上,海信電視用戶約為移動端視頻用戶的3.75倍。
對此,海視云CEO于芝濤對《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表示,逃離電視是個假象,大視頻時代已經來臨,海信將推動電視增量價值的變現,轉移電視廣告巨大存量市場。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加多寶與蒙牛兩個品牌已經選擇海信電視用戶進行精準廣告投放。于芝濤認為,大視頻價值變現首先是廣告,與衛視臺以及互聯網視頻巨頭不同,海信的電視機用戶可以按照地區(大、中、小城市)和機型(反應家庭購買力)進行遴選投放,“希望在2017年,廣告收入突破1億元。”
明年將是服務收費元年
事實上,除了海信,國內其他家電企業也在進行后向服務收費的探索。今年5月28日,創維集團宣布將聯合Icntv和騰訊共建“GeekLife”互聯網電視內容生態圈,在視頻、音樂等方面合作,進一步擴大內容服務的資源池。而值得注意地是,這些合作僅僅只是開始,后期創維和騰訊還將在家庭旅游和健康等方面合作。
“2016年將是智能電視內容服務收費元年。”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說。他認為,今年各大電視廠商的日活躍電視用戶數都已經超過300萬,而其認為當2016年日活躍用戶數達到400萬之后,內容服務付費模式將逐漸成熟起來。
在過去兩年,關于家電企業是從硬件盈利還是從服務收費的爭論一直不斷。但是隨著傳統家電制造業發展開始觸摸增長的天花板,利潤已變得很薄,因此不少家電企業從硬件盈利開始向內容服務收費方面探索。
奧維云網的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成為中國彩電業的拐點,國內彩電市場總量30年來首次下滑,2014年中國彩電市場銷售總量為4461萬臺,同比下降6.6%,銷售金額1462億元,同比下降14.5%。而伴隨著行業規模的下滑,中國各大家電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海信、創維、TCL、康佳等各大家電企業的財報顯示,營收和利潤都出現了不斷程度的下滑。
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開始打著免費模式進入家電行業,尤其是以樂視和小米為代表,依靠內容服務的盈利模式和低價競爭給傳統彩電企業帶來不小沖擊。因此,彩電企業也希望進行轉型,尋找新的盈利模式。而這時候,傳統彩電企業本身擁有的龐大電視用戶開始被重視起來。
劉棠枝說,近兩年愿意為內容服務付費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包括付費視頻、游戲以及部分廣告收入,雖然占比不是很大,但是是一個好的開始。他認為,當用戶數足夠大的時候就可以變現,實現互聯網企業所玩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熊來付款”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