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舉行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清潔家電企業追覓科技(以下簡稱追覓)高調宣布進入全品類高端智能家電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時隔3個月,追覓進軍大家電的戰略終于有了實質性的動作。
6月20日,追覓首家全品類家電旗艦店在南京開業,門店展示了冰箱、空調、洗衣機、煙灶以及清潔家電類產品。值得玩味的是,其大家電產品并沒有登陸官網或平臺旗艦店銷售。產品未動,店鋪先行,此番營銷行為有些反直覺。
據悉,追覓在今年4月底投資約40億元在南京溧水開發區興建追覓科技智能大家電總部基地,預計2027年投入生產,年產量約500萬臺。
回顧過去十年間,以美的、海爾、海信等為代表的傳統中國家電巨頭通過收購、整合不斷擴張,形成了穩定的頭部競爭格局。而隨著智能家電概念的流行,小米以智能生態為切入點進入大家電市場,成為黑馬。
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追覓進入大家電這個紅海市場,顯然是出于業績增長的考量。遺憾的是,曾經投入巨大的機器人業務未能成長為追覓的第二曲線。加之混亂的多元化布局,使其未來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未激起水花的具身智能業務
《華爾街科技眼》曾經在往期文章中解析過追覓這家公司,其發展基調在于技術創新。創始人俞浩是一個極客,不僅是中國最早的四旋翼飛行器開發者、三旋翼飛行器發明者,在清華求學期間還組建了創業團隊“天空工場”研發飛行技術,其中就包括日后成就了追覓的關鍵技術——高速數字馬達(電機)。
如果將追覓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那么第一階段顯然是創牌:自2017年至2020年,追覓發力清潔家電市場,通過高轉速無線吸塵器切入市場并站穩腳跟,同時獲得了小米系、峰谷資本的多輪投資。
2021年開始,追覓進入第二個發展階段。除了推出多款掃拖機器人產品之外,還發布了仿生四足機器狗Eame One,將觸角延伸至高精尖的機器人領域。也正是在這一年,追覓獲得了至今規模最大的一輪融資:其C輪融資超36億元,雷軍旗下的小米創投和順為資本再次增資,還吸引了一批新的PE加入。彼時,目前火爆的宇樹科技也僅僅剛拿到A輪融資。

追覓在資本市場的“鍍金”成功,無疑加速了其發展,使其迅速成為“掃地機四杰”之一,與科沃斯、石頭科技、云鯨智能齊名。2023年,俞浩在接受采訪時信心滿滿地表示:“2023年我們營收一定能夠破百億。”(詳情見:清潔家電行業有人產、無人管,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同年,擁有全身44個自由度、身高178cm的追覓通用人形機器人亮相,不僅配備了深度相機,還集成AI大模型,可實現高質量對話。同時,追覓還對Eame One機器狗進行了升級,其硬件配置即便是在今天來看都非常尖端:搭載 12 組高性能伺服電機、全身15個自由度、高達21TOPS的AI算力,能夠完成爬坡、上樓梯、后空翻、跳舞等動作,還可以實現視覺、觸覺和語音人機交互。此番秀“肌肉”,頗有大干一場的勢頭。
然而,在“具身智能”概念火爆的2024年,追覓通用機器人產品不僅沒有進一步市場化,甚至消息都少得可憐。究其原因,可能與負責人形機器人業務的高管喻超離職有關。據報道稱,喻超于2024年年中從追覓離職,并于同年9月創辦鹿明機器人,聚焦智能機器人研發與銷售,至今已完成三輪融資。此外,追覓前中國區執行總裁郭人杰也于同年離職創辦樂享科技,投身于家庭小型機器人領域。(詳情見:追覓前高管扎堆做機器人,要與老東家狹路相逢?)
因此,追覓改變了其在具身智能行業的發展策略,從直接下場轉向CVC創投。追覓通過成立追創創投,并與追覓大股東旗下的追一控股合作,孵化了一系列機器人創業公司,如魔法原子、千決科技等。
據報道稱,魔法原子的人形機器人目前已經在追覓工廠進行簡單的工業應用,如搬運物料、產品檢測等,但該公司目前僅進行了兩輪天使輪融資,除了追覓自己的投資,并沒有吸引到科技巨頭或知名VC的關注。

2025年,具身智能行業已經變天,呈現向頭部集中的趨勢。一方面,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等明星獨角獸企業融資不斷,獲得了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巨頭的投資,IPO進程提速;同時,市場開始清退產品不具競爭力和資本市場價值的企業,比如成立近十年的老牌機器人企業達闥,追覓孵化的機器人企業也面臨挑戰。
追覓的拳頭產品掃地機器人,上探是具身智能領域,下探則回歸家電賽道。從現狀看,曾被資本熱捧的具身智能戰略并未搶占市場先機。如今,追覓只好向下切入家電紅海 —— 這已是其第三階段的戰略轉向,試圖向資本市場講新故事。但家電行業已高度成熟,企業估值遠低于具身智能賽道。進軍大家電市場,無疑是場向下兼容的戰略轉型,這對追覓的早期投資人而言,更是不小的認知沖擊。
扎進家電紅海,難獲醒目標簽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曾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放話:“誰現在進入家電行業,在戰略上已經輸了。”此番言論明確了一個觀點:家電行業競爭已經高度飽和,市場進入存量時代,新玩家能夠爭奪的市場有限。
據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2024年中國家電全品類(不含3C)零售額9071億,同比增長6.4%,主要是由于國補刺激。同年,美的、格力、海爾三大白電巨頭合計營收超過8851億元,家電零售市場的空間所剩無幾。
雖然有小米的珠玉在前,但小米本質上是一家互聯網企業,并且吃到了早期IoT市場的紅利,才得以構建米家生態,具有一定的不可復制性。另外,傳統大家電企業也在通過AI、智能化構建生態,比如海爾智家、美的美居等等,其經營數十年積累下來的口碑和產業鏈優勢更是不易撼動。
如果說追覓試圖從技術突破的角度來撕開市場缺口,根據目前展出的產品細節來看仍有些勉強。以AWE展上展出的追覓空調為例,與市場中產品的主要差異是通過兩條機械臂替代傳統導風板。據悉,這兩條機械臂可實現126°廣角送風,并且能夠實現獨立控制左右分區,實現不同風感。這項微創新,或許能夠吸引一些追求新穎設計的用戶,但基本上不會影響美的和格力的基本盤。
馬達技術是追覓的護城河,在清潔家電領域有著最為垂直的應用場景,也可適當應用在滾筒洗衣機、空調、吸油煙機等產品上。但是如果押注所謂的“馬達+生態”,未免有些牽強。以追覓高端空氣凈化器為例,雖然其號稱擁有最遠10米的定向送風及全屋凈化功能,但高昂的價格難以獲得主流市場,目前京東官方旗艦店的銷量僅為100+。
無序擴張,打造“追覓生態”?
大家電市場并非追覓生態下的唯一布局,仔細復盤一下,會發現其觸角延伸至眾多行業,其中不乏令人不解之處。
首先是追覓咖啡。據報道稱,追覓首家咖啡店于2024年9月落戶于上海黃浦江西畔,邀請著名設計師操刀,突出格調與科技感,咖啡價格大部分在25元/杯左右,同時售賣貝果、漢堡等輕食。目前,追覓咖啡在上海已經開設了四家門店。
除了開咖啡館,追覓似乎還有意進軍科技金融領域。據多家財經媒體報道,今年2月追覓在獵聘網發布了“全球金融科技戰略孵化經理”職位,要求擁有國際化頭部咨詢公司和金融科技行業的復合背景,進行新業務孵化。至截稿前,獵聘網及其官網已無此職位需求。另外,互聯網上還廣泛傳播著追覓造車、造飛機的消息,追覓方面并未做出回應。

無序擴張的背后,是清潔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內卷。據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國內掃地機器人市場以銷售額計算,追覓線上市場份額約為16.02%,同比增加2.27%,位列第四;線下市場份額約為14.57%,同比增長9.54%,位列第三。雖然仍保持了增長(尤其是線下市場),但不難看出清潔家電市場同樣是處于飽和的狀態,畢竟整個市場就那么大,僧多粥少。

由于追覓并未公布2024年度財務數據,其具體營收及利潤增長幅度不得而知。根據相關機構預測,追覓2024年度營收或突破150億元,這個成績與競爭對手科沃斯相當;但如果進軍大家電市場,追覓需要面對的是超4000億營收的美的和數個超千億營收的對手。在財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追覓能否支撐得起眾多業務和產品線,還是一個未知數。(詳情見:錢程“豪賭”多元化,科沃斯去年業績回暖,但越來越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