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可享優惠
據新華社電 日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部署,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有序提升,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大力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行動方案》明確了5方面20項重點任務。一是實施設備更新行動。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二是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三是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四是實施標準提升行動。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強化產品技術標準提升,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標準供給,強化重點領域國內國際標準銜接。五是強化政策保障。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稅收支持政策,優化金融支持,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創新支撐。
《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政策解讀,營造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行動方案》5方面20項重點任務(摘錄)
實施設備更新行動
●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
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機械、航空、船舶、輕紡、電子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
●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
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結合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以住宅電梯、供水、供熱、供氣等為重點,分類推進更新改造。加快更新不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安全風險高的老舊住宅電梯。推進各地自來水廠及加壓調蓄供水設施設備升級改造。
●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
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加強電動、氫能等綠色航空裝備產業化能力建設。
●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
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
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開展汽車以舊換新
組織開展全國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推進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統建設。
●開展家電產品以舊換新
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
●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
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多種方式,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積極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
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
●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
優化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布局,推廣上門取車服務模式。完善公共機構辦公設備回收渠道。支持廢舊產品設備線上交易平臺發展。
●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
大力發展二手車出口業務。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企業建立健全平臺內經銷企業等信息共享。支持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發展二手交易、翻新維修等業務。
●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
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生產設備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設備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
●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支持政策,研究擴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制度覆蓋范圍。
實施標準提升行動
●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術標準
修訂完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制修訂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完善風力發電機、光伏設備及產品升級與退役等標準。
●強化產品技術標準提升
加快完善家電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大力普及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和節能知識。加快升級消費品質量標準,制定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完善碳標簽等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引領、綠色認證、高端認證等作用。
●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標準供給
完善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制造等綠色設計標準。制修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規范等再生資源回收標準。出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二手交易中信息清除方法國家標準。
●強化重點領域國內國際標準銜接
支持國內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支持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標準走出去。加強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國內國際銜接。
強化政策保障
●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
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
●完善稅收支持政策
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稅收優惠支持力度,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
●優化金融支持
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中央財政對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銀行貸款給予一定貼息支持。
●加強要素保障
對不新增用地、以設備更新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簡化前期審批手續。
●強化創新支撐
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和創新產品迭代等機制,強化制造業中試能力支撐,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