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以來,家電市場的走勢、變化和局面,牽動各方的“神經”。其中,不少經銷商對于接下來家電消費市場,特別是空調市場的走勢充滿擔憂。認為,2月空調渠道商家的拿貨火爆,如果在接下來的4、5月份無法打通終端用戶的出貨,最終結果很難想象。
那么,接下來家電市場到底會呈現怎樣的走勢?梳理過去3年的家電市場情況,再洞察今年開局的消費市場走勢,以及主要家電企業和商家的市場經營動作,家電圈認為,還是能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從而提前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
主流消費,可能不會火爆了
如果說,在2月初,大家還會期待全面放開的社會面,人員的流動活躍和正常后,消費也將會持續恢復。不過,進入3月下旬之后,很多家電企業和商家其實已經“認命”了。即消費火爆的局面,今年可能不會出現了。
當然,消費不引爆,并不是說消費沒有了。而是說,消費會以一種很分散,以及周期性釋放的方式出現。其中,增量市場短期內仍然相對平穩,存量市場的激活則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低迷將是一種正常現象。
一是,家電消費會出現一輪恢復,但不可能很火爆,也回不到過去,這個恢復周期可能會需要1、2年的時間。未來,家電消費數量規模就會保持在一個穩步略有下跌的水平和通道中;二是,家電消費不只是存量的激活與增量的搶奪,還有存量市場中尋找增量,在增量中尋找有質量的訂單,這考驗的是所有造家電、賣家電人的經營能力和手段。就是“細致而入微”。
主流渠道,碎片化接近尾聲
今年,家電零售渠道的碎片化,基本上走到頭了。但是,家電零售市場的主流渠道,仍然是大中城市以電商平臺為主,線下建材、專營店、裝修公司等實體渠道為輔,下沉市場則以各個家電專賣店為主導,電商平臺為支撐。
不管是新出現的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社群團購,還是傳統的線下酒店團購、專賣店專場、工廠專場等各種渠道,都會呈現一種商業模式下的穩定和固化。因為,在每個新興渠道和傳統渠道背后,都是家電企業的身影及力量在主導。
家電企業現有的資源、能力已經無法支撐更多新興渠道的試錯和探索。特別是在家電產品價格高度透明,不同企業、不同商家價格內卷嚴重,家電零售渠道碎片化也缺乏更多商業價值。所以,相關家電企業未來重心將是:在線上網店之外增加直播電商、內容電商等力量,在線下的經銷商實體店之外增加社區和社群團購、專場促銷等手段。
主要企業,競爭手段百花艷
家電企業在今年以來一線市場上的表現、動作,很有意思。即“動作不少,但大動作少”、“投入不少、但可感知少”、“市場出差活動多、但有效回報不多”。這說明一點,家電消費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各種紅利驅動的利好消失了,所以家電企業的好日子結束了,但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投入大、沒回報,投入多、回報少,付出了十分的力氣只收獲了兩分的回報,這在未來的市場上,將是所有家電企業要面臨的常態局面。因為,產品、價格、營銷等高度內卷,導致今年開始很多家電企業在直面市場競爭之際,開始建立差異化的市場營銷手段和產品經營策略,以及自成一體的商業文化、商業理念,確定企業在行業、市場和用戶心中的獨特IP。
接下來各個家電企業在市場上,推動商家擁抱用戶的產品、理念,以及手段,會呈現各種變化和多種方式,不是簡單的“百花爭鳴”,而是在家電巨頭主導下的“各自為陣”,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推自己的明星產品。由此,家電經銷商則應該適應這種節奏,擁抱企業的變化。
都說,市場不是預測出來的,則是靠家電廠商干出現的。特別是在持續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預測大多是不準確的。所以,相關家電企業和商家,還是要在一線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能力,才能打出自己的節奏。不被市場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