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法國導演阿貝爾·岡斯曾說,“構成影片的不是畫面,而是畫面的靈魂。”
所謂“畫面的靈魂”,正是一種鏡頭背后的弦外之音,它可以是一個人物、一段紀事、一種性格。總之,它能讓觀看者映照到現實世界的“自我”,然后達成鏡頭藝術與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在青島延安三路、五四廣場的地鐵站內,海信電視就通過記錄用戶瞬間的藝術海報,把一幅幅“人世間”搬到了走廊四壁。在這里,你能看見34歲退役田徑運動員、25歲的重慶涪陵女孩、85歲的退伍老兵,甚至正在熱戀的年輕情侶,不同年代的人正對鏡頭的喜怒哀樂,詮釋著對生活歲月最飽滿的情感。
當你走在這個時光長廊里,每一幅海報皆刻畫人間百態、觸及靈魂深處,路過的人即使再行色匆匆,也大部分都會被吸引注意,甚至駐足停留。因為每一個瞬間的他們,也恰恰是生活里感同身受的“我們”。
如何對抗時間?讓“電視的答案”告訴你
事實上,雖然品牌在地鐵廣告上的營銷手法已多不勝數,但海信電視這一次的創意動作,卻還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它并不是基于產品本身做文章,而是通過挖掘背后“人”的情感故事,洞察美好生活的幸福瞬間,并以地鐵創意海報為載體,讓品牌與用戶達成一場深度的情感聯結。人們只需花幾分鐘走過這段長廊,就能從不同的用戶瞬間畫面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在最“安靜”的瞬間里,34歲的退役田徑運動員屏氣凝神,觀看著電視前“亞洲飛人”的關鍵比賽,內心無比緊張。因為在這一瞬間,他通過影像穿越時間長河,回到了曾經站在跑道上,那個等待鳴槍的自己身上。最終,他見證了12秒88奇跡的誕生。

在最“感動”的瞬間里,25歲的重慶女孩潸然淚下,她內心永遠都會銘記著一句話,“這片土地的人們,總能挺過危難時刻。”憑借著這一瞬間的感動,她總會在人生的每一個時刻不拋棄、不放棄,因為這就是自己最珍貴的人生信條。

在最“自在”的瞬間里,20歲的在讀大學生,正在享受著與爸媽吃年夜飯的幸福時刻。一瞬間的闔家歡樂氛圍中,她把天天掛在心頭的減肥焦慮拋之腦后,只有在家里與父母團聚圍看電視,才是一年里最愜意的時刻。

在最“驕傲”的瞬間里,89歲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依然正襟危坐向前敬以最崇高的軍禮,一句“看祖國強盛,老子驕傲!就是霸道!霸道慘咯!”,深刻寫照著一個四川男兒保家衛國的忠貞不渝。

不止是這些畫面,包括在最“夢幻”的瞬間,3歲的孩童第一次對星空產生好奇;在最“心動”的瞬間,北漂的熱戀情侶擁抱在一起看著甜蜜的偶像劇;在最“熱血”的瞬間,青年和他的一群球迷朋友們,看見進球后的歡呼雀躍......這些藏在地鐵里的每一張海報,都在見證著不同用戶、不同年代、不同人生的幸福時刻,而海信電視U8,就是每一個用戶瞬間的見證者。
同樣在地鐵站內,還有另一場由海信藝術電視組成的“微型電影展”,講述著每個平凡用戶的故事。每一幅精致的藝術創作,都在致敬熱愛生活的人,這里有小家的精致life、全家摯愛的氛圍感、獨處時光的小情調……平凡的生活畫面隨電視定格,駐足于此,會發現原來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藝術品。

地鐵里的幸福瞬間,也是生活里的真實寫照
時光之于人是一段記憶,但時光之于電視,卻是一段影像。
因為影像,記憶難以被磨滅。從80年代初黑白電視圍起高朋滿座,到如今高清大屏幕在家享受影院級視聽,因為中國千萬家庭的時光印記,讓電視從一件工業品的屬性里跳脫出來。電視,早已經是每一個家庭、每一代人之間的“情感媒介”。
正如地鐵海報里那句醒目發問——“我們,如何去對抗時間?”海信電視給出的回答是,“影像是最好的答案,因為它可以穿越時間,讓瞬間成為永恒......”,伴隨著這幾句發人深省的文字,海信電視讓外界重新審視電視的意義,它與人之間的情感密不可分,不僅是珍貴影像的“承載者”,也是生活幸福瞬間的“制造者”。
而這,也恰恰是海信電視U8憑借ULED X Mini LED參考級影像,帶給用戶的真正價值。在無數家庭,海信電視U8所展示地鐵里的用戶瞬間,也是生活里的真實寫照,因為它通過“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技術升維,以全新的環境及人物感知模塊、背光、屏、芯片技術的破界創新,讓好畫質不止存在于實驗室和賣場,而是能真正走進用戶家庭,打造真實使用場景下的最佳畫質體驗。
的確,在新消費時代的變遷語境下,一款產品的賣點想要打到用戶的內心深處,情緒價值溝通就變得極為重要。而海信電視用飽含情感共鳴的地鐵海報,向我們詮釋了一個既真實、深刻又極具藝術色彩的產品形態。

正如很多人認為,如今電視已經漸漸退出客廳C位,幾乎所有品牌都僅僅圍繞電視本身,或者電視衍生的觀影、游戲等體驗敘事,卻忽略了產品背后“人的價值”。而海信電視通過這次營銷活動,不僅彰顯了其圍繞用戶鑄就的產品“護城河”,也在創意形式上,為行業帶來了新的靈感與思考。
就像用戶選擇“電視的答案”,其實不光在電視,也在背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