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智能電視以“智能”為主打推向市場之初,就有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在邁向智能化的未來發展過程中,不應該拋棄老年群體,但如今在智能家電越來越普及的背景下,智能家電適老化的問題仍被“老調重彈”。
1
老調為何重彈
近日有媒體再度翻出智能家電適老化的話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相關話題的文章刊發后引發不少老年人共鳴——以“便利”為賣點的智能家電為老年人的使用帶來了不便。
以智能電視為例,盡管智能化的設計豐富了電視的內容,但卻存在操作體驗差、功能使用率的問題,這讓老年人無法在浩瀚的影視資源中尋找到想看的電視節目。加之遙控器雖然進行了按鍵數量的簡化,但操作過程卻復雜化、繁瑣化,老年人需要理解電視系統的操作邏輯,才能順暢地使用電視。這帶來了過高的使用成本,迫使老年人放棄智能電視,而繼續使用數字電視觀看節目。
《2022國內市場適老化電視調研報告》指出,當遇到困難時,受訪者會傾向于詢問子女,也有的會上網搜索使用方法。不過,還有27.2%的受訪者表示“直接放棄不看了”。調研報告收集了調查樣本1191個,調查對象為50歲以上年齡段群體,主要分布在省會級城市,其中一半調查樣本來自東部及沿海一線城市。
不僅是智能電視,在智能化的浪潮下,近幾年廠商均在推出智能家電產品,在產品設計之初,就以智能化和高科技作為核心賣點。然而生產的產品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而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中,忽略了老年人的使用難題。這導致除了智能電視外,吸塵器、空氣凈化器、甚至是常用的電飯煲、冰箱、洗衣機等產品均讓老年人使用得提心吊膽。
然而,盡管老年人逐漸被智能家電產品拋棄,但在具體的場景中,卻無法離開智能家電。家電網主編李韜指出,在設計智能家電產品時,不僅只關注年輕人的使用需求,同時也要將產品的適老化考慮在內。盡管老年人不再是消費市場的中心,但智能家電產品適老化不到位,也將對年輕人造成負擔。而相比起年輕人的需求,老年人的需求并不復雜,一方面簡化智能家電繁復的交互邏輯,同時加入智能語音識別,并提升識別精度和反饋能力。又或是提供專供老年人的簡潔模式。
2
備受關注
事實上,智能家電的適老化依然存在市場,相關的消息也在周而復始地引發關注。2021年6月,中國智能適老家電發展趨勢研討會暨團體標準發布會在武漢舉行,發布了首批《智能家用電器的適老化技術》系列團體標準。該系列團體標準由中國標準化協會電器電子分會起草,系列標準采用“通則+細分領域”的標準架構,包括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及眾多科研機構、院所、海爾智家、松下等家電企業全程參與了本項標準的起草過程,將共同推進智能適老家電的技術升級和規范發展。
在家電行業更新換代、競相發展的過程中,“智能”是眾多家電企業不斷追逐的方向,但前進方向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誤區。為了添加更多功能,操作界面設計得越發復雜,操作面板、遙控器上的選項和操作越來越多,在表面上呈現得更加具有科技感。但具有科技感并不等同于智能。事實上,智能的目的在于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這要求智能家電是把消費者的感受放在首位,無論老人小孩,無論知識程度高低,所有用戶都可以輕松、便捷地上手使用。
另一方面,在功能更加智能化的情況下,同樣要注重銷售人員的培訓以及用戶的教育,在讓用戶認可產品的同時,也降低用戶使用的門檻。其中銷售人員可以在用戶選購產品時,指導并幫助老年群體學習使用智能產品,同時在售后定期回訪,幫助老人解決實際使用中遇到的問題。也可像蘋果公司一樣,定期開展線下課程或線下沙龍,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產品的功能,發掘產品的魅力。同時,也可開通客服專線,通過售后客服解決難題……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盡管老年消費群體早已退出消費市場的中心,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養老保障逐步完善,老年群體依然存在不小的消費需求,智能家電在針對年輕人開發新功能的同時,也要保障老年群體無障礙使用智能家電。如今年輕人將家電買回家,但實際的使用場景中,依然包括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