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久漲必跌、久跌必漲”。對于連續幾年處在下行通道中的家電市場而言,是否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反彈拐點?那么,家電產業新一輪反彈的拐點,到底還有沒有,會不會到來?
楊嘉||撰稿
漲漲跌跌,不只是廠商階段性經營業績的常態,也是家電產業周期發展的必然階段。不過,面對即將開啟的2022年度家電市場競爭大幕,眾多廠商關注并在意的是,家電市場新一輪觸底反彈的拐點,會到來嗎?還會有嗎?
梳理最近5年以來的家電市場發展走勢,很多廠商會直言“完全想不到”、“太令人意外了”。期間,很多家電人都認為:2020年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卻在2021年突然發現,原來2020年還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顯然,一個屬于家電產業的黃金時代落幕了,未來的市場和產業格局只能靠各個廠商“親自創造”了。
進入2021年以來,很多家電廠商的普遍認知和心態,相對于2020年疫情帶給市場的沖擊和消費的重創,2021年家電市場一定會觸底反彈、穩步走高。結果卻是,從3月到5月的第一輪強促銷周期,市場并未達到預期。即便是作為上半年最大消費引爆節點618大促,也沒有給出意外驚喜,而是陷入一輪“溫水煮青蛙”的溫吞效應之中。
進入2021年下半年,梳理已經對外公布的三季度各個家電上市公司報表,可以清楚看到兩點意外不驚詫:一是,相對于1、2季度的情況,3季度沒有更好,反而更弱了,那么作為尾聲的4季度顯然不會太好;二是,3季度一般認為是市場旺季,但整體情況并不樂觀,到底是企業的問題,還是消費力的問題,還在研判之中。
不過,正在進行的年度最大活動雙11促銷,目前來看對于家電廠商而言,競爭焦點已經從當初的規模化沖量調整為結構性增利,在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推動一批中高端產品、成套化家電產品的消費引導和市場教育。這個現象說明一點,廠商對于家電規模化的持續放量上漲已經不再期待,相反都在積極尋找“量跌利漲”的新出路。
一般來說,對于家電企業而言,前三季度就基本奠定了全年的經營大局。所以,廠商對于四季度市場的出貨并不寄予厚望,也沒有更多的期待。相反,對于2022年家電市場新局面的開啟與走勢,大家普遍期待可以迎來“觸底反彈”的新行情。那么,結果又將如何?
第一,意外因素和突發事件沖擊,仍然不可避免。考慮到一系列國家重要活動和體育賽事的管控,以及疫情仍然處在多變階段中,帶給家電在一線市場經營和變革的沖擊,仍然不可小覷。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對于家電企業的線下推廣促銷,以及經銷商的用戶經營,面臨比較大的限制。而且時間節點完全不可控。所以,這給市場的反彈增加了困難。
第二,全球性的供應鏈波動,特別是原材料價格的動蕩仍然會持續,無論是周期性的上漲還是下跌,對于家電廠商的生產經營、市場拓展,以及用戶滿足,都是不穩定因素。在這種局面下,家電廠商抗擊市場和風險的唯一辦法,就是要減少低價產品的規模化上量依賴,通過深耕用戶需求探索精品、套系的新模式。但這一轉變,需要時間更需要空間,很難拯救企業下行的市場規模。
第三,整個家電市場的主旋律,早在3年前開始就從規模化擴張上量,轉變為高質量調結構、增利潤、提士氣。在這種背景下,這兩年來頭部企業給出的應對手段,則是一邊通過多品牌深耕全域市場,實現對全用戶需求的搶奪,保證一定的規模量;另一邊則是通過場景與套系推動經營利潤提升,提升營收業績。此外,還在通過深耕存量市場激活二次消費多次消費,帶動“以精換優”換代升級。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對于家電廠商期待的觸底反彈拐點,家電圈認為,并不存在。因為越來越多的家電廠商已經踏上了發展的新賽道,面臨著新的經營任務和經營手段變革與探索,因此市場規模反彈早已不是重點,找到新的商業增長點和利潤突破口,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