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無限空與間——空與間品牌暨產品發布會”在浙江嘉善隆重舉行,高端家居空間定制新秀空與間正式亮相,線上招商也宣告開啟。創始人周懿表示,空與間鎖定當下精英消費人群需求,提供差異化的定制產品和服務,對于合作伙伴的選擇會比較嚴格,除了產品支持外,對于其盈利模式、生意成長的健康和可持續性都將有獨到的扶持政策。因此,空與間拒絕割韭菜式招商,希望打造長期合作價值模型。未來三年,空與間都會專注“高定”賽道,與合作伙伴一起深拓定制市場。

空與間品牌創始人周懿
記者:新品牌為什么叫空與間?它是一個什么樣的定位?
周懿:其實談起空與間,應該還是來源于創業的抉擇。有一個話題比較哲學,說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我也看過不同大咖的詮釋。在我們人生的進程中,通過各自的努力,賦予了人生不同的意義,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選擇。其實創業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夢想,前面這么長的時間走過來,在我這個年齡,如果還不走出這一步,恐怕我就沒有去體驗不同人生意義的機會了。
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既有信心又渺小,看馬斯克的火箭已經上天了,這種創業的經驗給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整個宇宙那么浩瀚,人類很渺小,這是一個很大的空間,而人類的一生又非常有限,我們在時間之河之中。我希望能夠在家居領域,能夠和我的團隊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們就命名為空與間。

記者:空與間在全屋定制這樣一個賽道上,品牌定位、產品的差異化,是怎么樣的一個規劃?
周懿:其實做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選擇并沒有很多。用競爭的話來說,要么差異化,要么性價比。我們不可能去做性價比,所以我們只能差異化。而差異化的這個跑道,得去鑒定它是否真的存在。實際上是我們做了比較長時間、比較大體量的市場調查。定制家居發展到現在,特別是2018年以后,應該是千軍萬馬擠進這個跑道,但是它主要的問題是產能上來了,同質化卻非常嚴重。這種同質化在整個定制消費潮流不停迭代的背景下,可以滿足用戶基本審美和功能需求,但依然存在問題。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的的確確來到了,尤其是80后、90后成為主流消費群體以后,他們年輕、視野更加開闊,審美和自我的個性化要求會越來越高,并且他們希望有更加品質的生活空間。這部分消費者和當下新興需求的這部分,我們叫精英,他們中間的供需關系是存在差距的。這兩年增長最好的品牌,往往是在產品服務上面、設計創新上面做得比較好的一些品牌,從幾個上市公司的市值增長就能看得出來它背后的這個邏輯。
所以通過我們自己的市場調查,通過對行業數據的觀測,我們得出要做高端定制的結論,實際上是一種相對于同質化的、滿足基本審美和功能需求的產品升級,我們希望有更加豐富、更好的品質、更加精致的市場。這個市場或者未來消費的浪潮是的的確確會來的,我們很真切感受到這一點,所以選擇了這個賽道。

記者:過去家居建材行業在城市擴張和渠道擴張,包括加盟伙伴的過程中,很多企業是招一批死一批,把經銷商當韭菜來割,空與間在這個問題上是否有思考?我們怎么界定我們跟未來加盟商的合作關系?如何打造長期合作的價值模型?
周懿:在我們當下這種環境里面,投資意愿應該是降到了相對低的地方,再加上的確存在這樣的通病,我個人對割韭菜式的招商是非常非常反感。所以我一直要求我們的團隊,寧愿慢一點,寧愿剛開始嚴格一點,也不要出現反復。其實一個經銷商的失敗可能帶來的影響不是失敗了一個個體,可能是乘數效應的。所以我非常害怕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們自己也是做了一些數據上的測算,定制行業在目前所有的家居品類中,甚至包含家電,經銷商的投資回報比率還是最高的。光大證券有一份年報顯示有33%的回報,就是一個經銷商建一個普通的店面,300平方米,如果是大眾定制的話,投入成本在80萬元到90萬元,但是它不存在周轉的問題,因為我們定制沒有周轉這個概念。實際上它的建店成本,就是它的庫存成本,所以取決于它的客單量和客單值,而客單量、客單值背后又有你銷售出去的若干個產品來支撐的。所以我們現在想做的事情是,希望把這個投資和客單量乘著客單值這之間的關系,這個杠桿做到最大。
以前我們都是賣各種各樣的柜,賣板子,賣柜的話,像我們裝修的過程中間,除了基裝之外,天、地、軟裝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墻,現在我們想做的事情是把一堵墻的系統全部做完,所以我們是護墻、柜、門是一體的,就是一張設計圖能賣掉這三個產品,這樣的話單店經營的坪效、人效就會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測算了一下,品類融合后的客單值大概是以前的2.5倍。

記者:空與間全新的產品即將在2020年7月8號的廣州建博會上亮相,在亮相之前,您對我們廣大的行業內的朋友們,包括可能會成為我們合伙人的朋友們,有哪些寄語?
周懿:我想定制行業發展到現在,好的產品是最終的競爭力,我們經過差不多9個月的打磨,在產品的原創設計上面,在產品的交付能力上面,以及整個產業價值鏈的效率運營上面,我們還是有信心的。并且,我們深知只有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才能夠獲取利潤,也可以說你獲取的利潤是消費者對你價值創造能力的一種獎賞。
我們整個生意、我們的這個事業要運轉下去,不是我們企業內部的事情,而是我們企業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的事業。所以對于合作伙伴的盈利模式、他生意成長的健康和可持續性,我們也會非常非常的關注。這包括我們對經銷商的品類矩陣的選擇,會是什么樣的一張設計圖,能賣出多少客單值來,它的坪效、人效。發展到現在,我們看到經銷商群體發生了很大的分化。以前的依靠單品、單店大規模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我們更希望我們的事業是基于單店盈利模式,深挖單店價值,并且做好產品、做好品類矩陣,是這樣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式。

記者:空與間未來三年里大概有什么樣的規劃?您預期要做到一個什么樣的規模和高度?
周懿:這個挺難回答的。我的想法是,我們首先三年之內是專注在高端定制這個跑道,同時做具備長期意義的事情。比如說一定要有財務指標來說的話,我的想法是能夠做到五到六個億,能夠站穩這個跑道,品牌能夠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夠獲得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