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仔,歡迎大家來到本期的《豐叔共讀》欄目,今天跟邦友們共讀的是《裂變》第三章第十四小節的內容——將老員工調離崗位。
上期安仔帶領大家討論了梁柱員工離職的問題,本期我們討論下管理者員工缺少工作動力的問題。

1、豐叔著作原文經典段落
老李在這個企業工作很長時間了,工作壓力小,收入穩定,整個部門與他年齡相仿的有好幾個,所以人員流動方面也比較穩定。雖然一直沒做出什么突出貢獻,但是也一直沒犯什么錯誤,老李搞不明白怎么老總說把他調離到另一個崗位就調離了呢。
許多企業內部沒有競爭的氛圍,在這樣一個氛圍里有許多工齡較長,已經產生倦態期的老員工,也存在一些優秀人才自掩才華,以求自保,還有些人沒有進取心,缺乏工作的動力,再者就是有些人沒有什么壓力,抱著做與不做都一樣的想法。

有些人不犯什么錯誤,也沒有什么貢獻。員工和企業都對于現狀比較滿意,不思進取,沒有做到居安思危,在外部競爭中不但不會越來越好,反而會失敗的。
當今社會,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一旦企業內部的員工看不到外部的激烈競爭,選擇安逸地工作,那么隨著一天天的時間的流逝,這些員工就會形成惰性、懶散,毫無激情可言。競爭意識在這一過程中也會逐漸失去,從而最終沒有競爭力。
員工只有在有壓力的環境中、有競爭的氣氛中才會有危機感、緊迫感,才能激發進取心,才能積極努力地工作,企業才能有活力,才能發展。
2、共讀講解引導
在上面的原文片段中,豐叔論述了壓力在團隊內部的重要性,分享了壓力環境與企業活力之間的關系。
首先,豐叔舉了老李的例子,其實書中的老李只是一個代號和稱呼,在現實的企業中有成千上個所謂的老李,現實中的老李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沒有工作壓力,只想求一份穩定的收入,對于企業的貢獻只能說可圈可點,沒有值得過人之處。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缺少工作的動力,常常抱有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思進取。

然后,豐叔闡述了員工沒有工作動力對企業發展的危害。社會一個組織,一個集體,而不是個人的社會,社會內部之間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商海之中,一個不仔細都有可能沉船,讓企業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而企業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員工沒有工作動力,毫無工作的激情,企業內部如同一潭死水,企業對外的競爭力也會大大下降。
最后,文中談到了提高企業活力的重要手段就是要讓員工有壓力感,團隊內部有競爭感。
很多管理者認為,企業內部不應該是開心、快樂的嗎?壓力會不會打垮員工呢?
我想說,管理者提出的以上問題都是非常片面的,工作的開心和快樂,是需要員工自我發掘,自我認可的,比如員工在這份工作中得到了應有的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等等,這些才是給員工帶來快樂的源泉。
而壓力是幫助員工實現快樂源泉的重要手段,比如企業內部引入安邦智業的PK機制,團隊和團隊之間PK,個人和個人之間PK,制定PK的目標和時間,最終取得最佳業績的人得到獎勵,試問通過競爭取得優異成績的員工,他們從中得到的快樂會少嗎?在壓力中成長的員工一定是優秀的員工

PK機制就好比是運動場上的比賽,比賽后獲得勝利后的雀躍勝過一切!這即使壓力環境和企業活力二者之間關系最佳證明。
比如在面對企業內部出現的惡性競爭、無序競爭等等,管理者就應該及時干預,而不應該認為這是壓力的正常體現,這樣不僅不會激勵團隊,反而會引起員工的不滿,打擊員工的內心,讓員工產生挫折感和恐懼感,從而出現厭惡工作的情緒。
一個企業需要的是時刻有居安思危思想的員工,時刻保有對未來充滿活力的員工,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中有競爭力,企業才能發展。這點來說,不管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都尤為重要。

【管理者自我反思】
老員工因為缺少工作動力你會調走他嗎?
如果你決定調離老員工前,你會做什么準備?
調走老員工你會對他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