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9月13日電 第42屆中國(上海)國際家具博覽會(以下統一簡稱家博會)于9月10日-13日在虹橋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人民網家居頻道攜手歐派家居、三維家合力打造“人民網《尋找家居榜樣》中國家博會(上海)專場”訪談欄目,通過與家居精英面對面,挖掘榜樣故事,共同探討家居行業的發展與未來。
紅星美凱龍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朱家桂做客人民網演播間接受采訪,并分享紅星美凱龍在智能化營銷時代如何攜手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打造家居行業的展會新高度。

紅星美凱龍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朱家桂做客《尋找家居榜樣》欄目。(王有飛/攝)
人民網家居:本屆展會由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與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首次共同運營,兩者對本次合作的期望很高,展覽期間是否也實現了此前的愿景?
朱家桂:因為兩家單位的性質都不一樣,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是中國展覽業的國家隊,紅星美凱龍是中國家居流動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這兩者本身的聯合無論對于雙方還是業界來講整個期望都非常高。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有著非常豐富的辦展的經驗,在場館的服務上有非常大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非常豐厚的基礎。
于紅星美凱龍來講,我們作為商業流通平臺,對于市場老百姓的需求把握度很高,展會當中我們在整個品牌資源的引進,無論是國內還是全球品牌資源的引進上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紅星美凱龍平臺精準地邀約了近五萬人左右的平臺買家觀眾,在整個上游品牌資源的整合上以及下游買家資源的邀約上發揮出了我們的優勢。從展會第一天的數據來看,同比去年我們增加了55%,展會第一天的人流數據與第二天相比,維持在同一個水準紙上,沒有下降,因而從基礎的客流數據來看,我們已經達到了預期。
人民網家居:據悉,紅星美凱龍近年來一直借助人工智能等技術渠道探索家具新零售,并與三維家展開合作打造設計云平臺,對此有何成果和體會?
朱家桂:具體的成果就不一一羅列,無論是和三維家以及科大迅飛的合作,還有我們自己的智慧零售系統等等,成果非常多。如今我們正在大力推進智慧商場系統的運用,旨在通過科技帶來工作效率的提升,用科技改變生活。我們會慢慢改變以往傳統零售業需要大量人工的現狀,在商場中運用人臉識別、熱點追蹤等技術手段,優化商場的門禁系統,提高運營效率,也優化消費者的體驗。
同時,我們也把這些最新的技術,運用到了本屆中國上海家博會的展會現場,通過門禁系統統計到的觀展人數和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獲取到的觀展人數進行匹配,人臉識別系統的優勢在于可以去重并追蹤,可以分辨出哪些人出現在了哪些場館,出現了多少次,這些數據分布可以讓我們優化未來的展覽規劃與配置。我想今后無論是展覽還是商場,都會越來越智能化,我們始終是服務消費者的,希望通過紅星美凱龍對前沿技術的聚焦,來更好地引領市場變化,服務好廣大的消費者。

紅星美凱龍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朱家桂接受人民網家居采訪。(王有飛/首頁)
人民網家居:隨著新零售、整裝渠道愈加強勢,您認為傳統線下門店賣場將如何應對行業變化?
朱家桂:我們處在一個比價特殊的行業,家居行業的特質是所有家居產品的空間感特別強,家居、建材兩個領域都是這樣:你買的不是門把手而是一扇門,實際上不是一扇門而是一堵墻,實際上也不是一堵墻而是這整個空間。如果只是一堆單品的展示,實際上你不會有購物欲望,就是個冷冰冰的門把手在那。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進入賣場尋找的是一種家的感受,他會在賣場空間進行家的聯想,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以及審美觀念的提升,傳統線下門店賣場也應該沉下心來去研究消費者的喜好,去揣摩他們需要的生活空間以及生活方式。至于新技術無論是互聯網還是O2O,這些都給購物帶來了便利,然而消費者僅僅是因為這些而購買的嗎?還原最終的本質,還是在于我們解決了消費者需求的痛點,這才是我們線下零售需要長期去研究的方向。
人民網家居:通過本次中國上海家博會的合作,您認為未來展會的主要發展方向將是什么?
朱家桂:我一直都說,中國家居行業從來不缺展會,全世界都不缺,然而目前展會也進入相對混沌的狀態,數量太多,質量參差不齊,無論是從參展搭建還是品牌時間精力資源配置角度來說,這種混沌的狀態都是對產業資源的巨大浪費。所以基于這樣的現狀,展會行業的大環境需要凈化,這需要有實力的展會方起到牽頭作用,把展會的服務做好、效率提高,盡最大限度滿足參展商的買賣需求,在每年的2~3次參展過程中就足以解決品牌發展所需要的市場機會問題,唯有服務好了展會平臺上的廠商、經銷商、觀眾,才能另展會屹立不倒,也使得大家更加目的有選擇性地參展,從而減少行業的資源浪費。(陳曉云亦對本文有貢獻)
關于《尋找家居榜樣》

人民網《尋找家居榜樣》訪談間。(王有飛/攝)
《尋找家居榜樣》——“訪精英品牌,談實業情懷”,是由人民網家居頻道傾力打造的一檔觀點訪談類欄目。欄目聚焦家居行業領頭企業的高層領導,從企業高管視野看行業發展,以“有觀點,有內涵,有智慧”為欄目宗旨,真實客觀地探討和反映行業發展與市場走向,助力營造良好的家居行業輿論氛圍,助力家居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