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對機器人的認知,更多的是來自于歐美科幻作品中的描述,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對機器人的認知早已脫離了科幻作品中套路般的定式,其多變的形態、豐富的應用場景早已為人們所接受。與此同時,產業的快速發展也讓種類繁多的機器人逐漸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一點,從日前北京亦莊的亦創國際會展中心拉開維幕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就可見一斑。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于8月15日至8月19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以“共創智慧新動能,共享開放新時代”為主題,由論壇、博覽會、大賽、地面無人系統活動四大板塊組成。
進入到展區,只需通過手機掃碼后,獵豹移動機械臂如同一位咖啡師,從研磨、沖泡到打奶沫、拉花,兩分鐘便可調制一杯噴香的拿鐵;京東展示的無人機,已在一些地區成功運載包裹,未來將向偏遠地區配送快遞,實現智能物流;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Laikago”(萊卡狗),真的就象一只可愛的狗狗一樣,步履穩健地行走、爬坡、走石子路……
如果說在機器人展上看到大量機器人場景應用是一種必然,那么我們可以放眼更為現實的國內產業界,機器人早已在生產線、車間到倉儲、物流,從汽車、電子到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全面落地應用,其應用領域和范圍也在不斷拓展中。除此之外,服務機器人在國內的應用場景擴展更為迅速,已滲透到家庭、商場、銀行、醫院等諸多場合。
世界機器人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三屆,早已有了機器人界“達沃斯”“漢諾威展”“奧運會”之美稱,業已發展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融合科技與產業的一個重要平臺。相信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能為行業觀點碰撞創造機會,為產業鏈、資金鏈、創業鏈提供紐帶,為機器人產業界的未來發展注入新動能。 (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