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總會看下生產日期、保質期。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個東西不能再吃了。
但是一些居家生活用品,因為沒有明顯的日期提醒,往往都用到壞掉了、爛掉了才想到該換了。
俗話說“病從口入”,杯盤碗筷出現以下小毛病,請立馬處理掉。
◆杯子
杯體渾濁就得換,為了健康,玻璃杯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由于玻璃長期受水的侵蝕,其中的硅酸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結晶,令杯體污濁、不透亮。有人說洗洗就好了,還是白凈如新,這可不行,長期不更換很容易損害健康。
建議:平時可用堿性洗滌劑洗除玻璃杯內的白色結晶,或每周用煮沸的熱水消毒10分鐘。
◆盤和碗
有裂痕、變形就可以淘汰了哦!
家用的餐盤和碗以陶瓷制品居多,陶瓷制品材質安全耐高溫,特別是那種有可愛圖案的餐具,看著都食欲倍增。
但是,如果陶瓷餐具出現變形、脫瓷、裂痕等現象,就是在發出更換信號。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不要用到碎了才換掉!因為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鉛,出現裂痕時鉛可能溢出混入食物中。
建議:為了健康著想,家中的陶瓷碗盤一旦出現劃痕就要立即淘汰。
◆筷子
取材天然的竹木餐具很受大家喜愛,但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注意消毒,很可能會引發腸道疾病。不少家庭筷子可能用了一兩年都沒換過。
家用筷子最好每周消毒一次,把清洗后的筷子用開水煮30分鐘或用微波爐消毒2-3分鐘即可。
竹木餐具的使用壽命是半年到一年,出現霉斑的話千萬不要曬一曬就繼續用了!
建議:3-6個月更換一次,開裂、變形、變色就不要再用了。
◆金屬制品
很多人覺得金屬制品安全,可以終身使用,其實不然。以為常見的鐵鍋為例,鐵鍋表面保護其不銹的“食油層”一旦脫落,鍋中的鐵銹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佳等。很多人刷鍋的時愛用鋼絲球刷,可是都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不銹鋼是由鐵鉻合金摻入鎳、鉬等金屬制成的,這些金屬中也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
建議:發現金屬廚具出現劃損、表層漆或涂層脫落等現象,就應及時更換。
◆洗碗布
廚房經常要用到洗碗布,但是,清潔不徹底的洗碗布會滋生大量細菌,使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還可能因“二次污染”而影響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
每天刷完鍋碗瓢盆后,應用洗潔精和清水將洗碗布徹底清洗干凈,然后掛在通風處自然晾干,最好能夠定期消毒。
洗碗布一般材質一般有:純棉類、纖維類、化纖類、純棉類、天然絲瓜絡。純棉類洗碗布手感較佳但易滋生細菌,使用久了易變脆、變硬。纖維類洗碗布排油性和吸水性都不錯,不過價格較高。化纖類洗碗布不容易滋生細菌。天然絲瓜絡吸污強,綠色環保。
建議:洗碗布最起碼1個月更換一次,盡量選用纖維類洗碗布和天然絲瓜絡。 未來生活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