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的快遞業務量達到了上百億件之巨,連續六年居全國第一。在快遞業繁榮的同時,海量的快遞包裝如何處理,如何實現綠色化,成為重要環保課題。近日,省環保廳召開全省快遞電商行業推進綠色包裝工作座談會,不少企業透露已經在試點推進綠色包裝——可降解的塑料袋、可重復使用的包裝盒。
統計顯示,2017年廣東全省快遞業務量為101.35億件,連續多年全國第一;按照每件快遞包裝物0.2公斤測算,一年產生的包裝垃圾達到202.7萬噸。根據估算,去年全省快遞運單消耗了101.35億件,封套15.3億件,塑料袋40.8億個,編織袋15.3億個,包裝箱48.9億個,膠帶83.7億米,內部填充物14.7億個。
去年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對全省快遞業綠色包裝情況進行的調研顯示,目前快遞普遍存在著過度包裝、包裝材料再利用率低、包裝材料生產環境影響、部分塑料包裝存在安全隱患等四大問題。省環科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快遞業暴力分揀現象嚴重,許多電商商家為了保護商品進行了二次包裝,造成大量包裝浪費。包裝過程中使用大幅超過商品本身尺寸的紙箱,或者盲目采用過厚的紙箱。在包裝盒內摻入大量“無效”填充物。
為此,省環科院提出建議,在發展快遞綠色包裝技術中,應提倡減量化包裝,包裝材料的使用以縮小包裝空間尺寸為主;運輸過程實現優化,在運輸過程中避免包裝破損;建立新型的回收體系試點,實現包裝循環再利用;創新包裝材料和研發可降解材料。
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李暉在座談會上透露,廣東未來將大力推進綠色包裝工作。首先,完善制度規定。建議由省郵政管理局牽頭,在國家現行法律基礎上,加快制定與完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加強行業約束。其次,要制定行業標準和技術規則。由省環保廳牽頭,會同省經信委、省質監局、省商務廳,負責綠色包裝標準的制定,同時充分征求行業協會、快遞電商企業意見,加快標準和規則的建立。此外,還要制定相關獎懲政策。由省經信委牽頭研究,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予以配合,制定獎懲分明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