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辦的“2018(第二十六屆)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方預計2018年消費品市場將增長10.1%左右,CPI漲幅預計將會在3%左右。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表示,目前我國零售業既擁有一個相對平穩較快增長的市場機遇,又需要直面消費轉型升級日益迫切的變革挑戰。只有科學判斷經濟發展階段,正確認識消費者的主要需求,零售企業才能優化商品供給的邊際效用。
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6.8%左右。從推動投資增長的因素來看,一是制造業在上年工業出廠價格大幅上漲的刺激下,會出現一輪短暫的大企業上產能、補庫存、擴大優質產品生產的小周期;二是我國投資仍有較大操作用空間和回旋余地,高鐵、高速公路、機場、地鐵、城市地下管道等基礎設施投資將穩定增長;三是在推動住房長效機制建設下,新三年棚改攻堅計劃正式啟動,公租房、共產房等保障性、公益性住房投資增速將加快;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今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投資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
從抑制投資增長的因素來看,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今年金融去杠桿、加強融資平臺管理、清查PPP項目等都將影響投資的資金來源,制約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融資能力;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央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調整產業結構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仍將持續,部分項目施工速度將受到影響;三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不含農戶)在2016年2017年分別為17.4%和19%,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度已達到52.9%,較高的基數將抑制增速繼續加快;四是房地產開發商在融資趨緊和商品房交易量增速放緩的影響下,商品房投資增速將持續放緩。
總的來說,在市場需求穩定增長的環境中,實體經濟投資將保持穩定增長,投資結構將更加優化,預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保持在6.8%左右。
消費品市場預計會增長10.1%左右。今年,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國家將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出口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從推動消費品市場增長的因素來看,一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居民收入將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勞動報酬將與勞動生產率提高保持同步,提高就業質量、改善分配制度和精準脫貧等政策將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有利于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數量,繼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二是2017年,三四線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幅度較大,為當地居民帶來可觀的財富效應,消費信心因此而提升;三是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零售新業態、新商品、新服務、新品牌進入消費品市場,刺激人們消費;四是農村振興戰略將帶動鄉村消費品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從抑制消費品市場增長的因素來看,一是工業生產效益出現回暖,促使企業將利潤投入再生產,存在抑制職工收入上漲幅度的可能;二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達7.1%,超過了6.53%的增長目標。未來三年內,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在4.7%以上,即可實現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翻番的目標。因此,國家有足夠的空間來追求高質量增長并接受經濟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緩;三是我國人口已超過13.9億人,人口增長速度將放緩,人口數量對消費增長的貢獻度將下降;四是上年石油及制品消費增速較快,今年預計放緩。石油及制品占消費品市場比重較大,其增速放緩將抑制消費的增長。
總的來說,今年消費者將更加理性,在社會消費品零總額達到36.6萬億元,消費增速還保持在10%以上的情況下,消費依然是我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預計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0.1%左右。
出口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從推動出口增長的因素來看,一是全球經濟復蘇勢頭較好,外部需求在增加;二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繼續開展全面務實合作,貿易總量和質量也將隨之持續提升;三是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成為外貿新增長點;四是2018年1-2月份出口(以人民幣計價)累計增長18%,增速快于上年同期7個百分點,好于預期。
從抑制出口增長的因素來看,一是部分國家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了不和諧聲音,成為我國出口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二是人民幣升值將對出口企業帶來匯率風險,提高出口產品成本,減緩增長速度;三是2017年貨物出口額已恢復到2014年水平之上,較之增長6.6%,進一步加速增長的空間有限。
總的來說,在新機遇和新挑戰并存的背景下,我國貨物出口(以人民幣計價)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外貿企業將在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和附加值的基礎上向世界輸出中國品牌和服務。
CPI漲幅預計在3%左右。今年的CPI走勢將會延續2017年溫和上漲的態勢。
從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來看,一是食品價格在2017年出現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今年的食品價格將迎來周期性上漲;二是服務需求持續旺盛,推動服務價格延續上漲趨勢;三是工業品價格上漲迫使商家普遍提價。
從抑制物價上漲的因素來看,一是市場供求關系比較平衡,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消費者更加理性,消費增速平穩放緩;三是零售業創新勢頭不減,新業態、新商品、新品牌之間的競爭激烈,短期內價格戰依然會存在。預計今年的CPI漲幅將在3%左右。
GDP增長為6.7%左右。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行穩才能致遠,黨中央將會采取科學、綜合、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保持投資、出口、消費的協調穩定增長。我國各行各業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在穩增長的基礎上推動高質量發展。預計今年我國GDP將增長6.7%左右,增長質量會進一步提升。(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