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國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研究報告》在京發布,該研究報告旨在保護家居消費者權益,指導家居行業創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并提出行業監管建議,這也是國內首份關注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的研究報告,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家居消費專委會(以下簡稱中國民協家居消費專委會)組織編寫。
研究報告顯示,雖然我國家居行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但消費者對家居消費的總體滿意度不足60%,家居消費面臨諸多無奈和困境。
家居行業保持高速增長
截至2017年9月,我國家具制造業營收總值為6747.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1.10%,較去年9月份增長3.2個百分點;行業利潤總值為404.3億元,同比增長11.20%。
2017年全年中國建材家居消費呈現增長趨勢,預計該增長勢頭會延續至2018年(圖一)。

圖一:2017年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及增長趨勢
行業平均滿意度不足六成
雖然家居行業保持高速增長,但四成以上消費者感到不滿意,家居消費面臨諸多無奈和困境。
研究報告編寫者使用沃德社會氣象臺工具,通過對5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Google、百度等七大搜索引擎數據源,網絡新媒體門戶網站、客戶端、論壇和境外主流媒體、境外主要社交平臺等輿情數據的監測(日均9000萬條數據)發現,消費者對家居制造企業的行業滿意度比較低。行業中,開關插座滿意度最低為28.88%,衣柜滿意度最高為70.15%,整個行業的平均滿意度是59.15%。
按照滿意度從低到高依次排序為:開關插座28.88% 、油漆53.56%、瓷磚55.36%、燈具57.97%、廚柜58.50%、門59.50%、電視柜62.65%、床具62.57、地板63.79%、衛浴68.62%、沙發69.41%、衣柜70.15%,桌椅73.39%(圖二)。

圖二:消費者對各種家居建材產品的滿意度
數據來源:沃德社會氣象臺,采集時間為2017年3月25日至2018年2月25日
知名品牌滿意度差距明顯
相比于家居行業而言,品牌家居企業的整體滿意度明顯更高。在品牌家居企業中,大自然家居滿意度最低為54.37%,多喜愛家居滿意度最高為92.05%,整體平均滿意度為77.86%。
按照滿意度從低到高依次排序為:大自然家居54.37%、法恩莎衛浴65.83%、圣象地板66.45%、馬可波羅瓷磚72.36%、歐派73.1%、歐普照明74.64%、夢天木門75.27%、赫本之選75.56%、圣梅家具75.68%、柏爾地板78.5%、東鵬瓷磚78.83%、九牧衛浴80.72%、尚品宅配85.08%、林氏木業89.39%、全友家居89.55%、顧家家居89.63%、多喜愛家具92.05%。(圖三)。

圖三:消費者對主流家居品牌的滿意度
數據來源:沃德社會氣象臺,采集時間為2017年3月25日至2018年2月25日
家居消費權益保護面臨四大問題
行業集中度低致監管難度大。雖然從地域上看,中國目前有五大家具產業集群,分別是珠江三角洲家具產業區、長江三角洲家具產業區、環渤海、東北和西部家具產業區。但是,中國家具企業數以萬計,規模企業仍然較少。截至2017年,泛家居行業的上市公司大約60家,新三板上市企業80余家。總體而言,家居制造企業市場高度分散,監管難度大。
假洋品牌泛濫誤導消費者。家居企業無視消費者權益的一種普遍做法是制造“假洋品牌”。一些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故意仿照外國品牌進行命名,以此包裝成假洋品牌,抬高身價,欺騙消費者。誤導了消費者選擇,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抄襲之風普遍。不少家居制造企業利用法律空子,抄襲之風普遍。根據《專利法》,產品外觀具有80%以上的相似率,才能被確認為抄襲或仿造了該產品的外觀。這就意味著,造假者只要略微修改產品的工藝、造型,就能很容易地避開懲罰。加之部分家居制造企業缺少維權意識,或者因維權成本過高,沒有及時申請商標、外觀等方面的專利。一旦遭遇了抄襲難以借助法律訴訟、行業協會調解等方式展開維權,使得原創企業的合法權益受損。
部分外國品牌漠視中國消費者權益。部分外國品牌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這些外國品牌在產品品質、安全或者賠償方面在中國采取一套標準,但在外國采取一套更高的標準,導致中國消費者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2017年11月宜家在北美市場重申召回“馬爾姆”系列抽屜柜(圖四),但中國市場的產品不在召回范圍內。此舉明顯是不公平對待中國消費者。

圖四:宜家馬爾姆系列抽屜柜的事故模擬(資料圖片)
行業共治 研究報告助力行業規范
中國民協家居消費專委會秘書長張震告訴記者:“家居消費是構建美好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環,與億萬消費者的安全感、幸福感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家居消費日新月異,但是,相關問題也層出不窮,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不斷出現。所以我們組織編寫了《中國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研究報告》。通過分析傳統家居賣場、電商家居渠道、家居制造企業、以及新興家居消費(全裝住宅、個人定制家居和智能家居)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全面梳理了我國家居消費投訴現狀與家居消費困境,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的新思路。”
張震表示:“此次發布的研究報告是專委會的第一次嘗試,在該研究報告的基礎上,今后,專委會將于每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發布《中國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白皮書》,隨著協會家居消費投訴調解平臺——家居315網站www.jiaju315.com的上線,下一年度的白皮書數據會更加詳實、更具指導意義,充分了解消費者對家居行業的滿意度狀況,深入研究引發投訴糾紛的原因,引導消費者合理維權,促進家居企業提升服務質量,助推家居行業健康發展。也歡迎相關企業、行業協會、消費維權組織與我們合作,共同推進家居消費權益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