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轉型是一條通往直前的不歸路,還是一條走走停停的回頭路?最近,美的和格力就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9月19日,美的集團宣布,與廣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機器人及醫療器械合作意向書、現代醫院藥品供應鏈延伸服務及藥房自動化解決方案等方面展開合作。這意味著,在傳統的家電業務之外,美的集團正在推動旗下的機器人自動化,特別是醫療康復服務機器人,以及智慧物流等新興業務的無邊界拓展。
可以看到,廣藥集團的簽約只是美的集團無邊界擴張,尋找戰略新興業務落地的一起階段性的起點。接下來,除了在醫藥行業,包括航空機械、工業制造、食品飲料等多個領域,美的集團都將圍繞機器人自動化、智慧物流展開橫向的擴張。這也將加速美的非電業務的規模化擴張速度。
此后的第二天,中國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企業海立股份發布公告稱,在8月29日至9月19日,格力電器增持上市公司4331.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格力電器一舉成為海立股份第三大股東。雖然最近幾年來格力電器一直在大力發展旗下的空調壓縮機凌達項目做大,但是與海立、美芝相比,凌達起步晚、發展慢、行業地位弱。
增持海立股份,對于格力電器來說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擴充其空調產業鏈結構和整合產業優質資源,從而鞏固并提升格力電器在空調行業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優勢。同時未來還可以借助海立股份百億左右的營收規模,提升格力電器整體的營收規模。格力電器表示,未來12個月不排除繼續增持海立股份。由此這也進一步證明:格力在跨界造車受阻、多元化造手機、洗衣機、冰箱遲遲未能獲取規模收益的背景下,只能選擇在空調這一核心主業上繼續做大做強。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面對美的集團在非家電業務上的頻頻亮劍,通過收購和自建等方式,在非家電業務的機器人、智慧物流等領域取得了營收規模的持續增長,從而在轉型道路上越走越寬。格力電器雖然也在積極拓展經營業務的范圍,但除去空調主業外,格力其它多元化業務均沒有形成穩定的營收。相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最近一年多來在市場上頻頻出手,成為新能源公司銀隆二股東,并傳出入主一汽夏利緋聞,還頻頻帶領銀隆在全國各地四處投資擴張。
從美的聯手廣藥,兩大集團強強聯手意在加碼和提升美的在機器人自動化及智慧物流供應鏈等新興業務的經營能力。到格力舉牌海立,意在進一步增強空調全產業鏈的競爭力、提升上游零部件話語權。一個在無邊界擴張,一個在原地打轉,最終結果如何留待時間解答!
寧言||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