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18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主辦,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中國制冷學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與天津市制冷學會協辦的“自然工質CO2制冷熱泵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來自全球暖通空調與制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關國內外機構、行業組織及科研機構的代表參加會議。

隨著全球加速淘汰臭氧層具有破壞作用的含氫氯氟烴(HCFCs)、《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將具有高溫室效應潛值(GWP)的氫氟碳化物(HFCs)納入管控目錄,暖通空調與制冷行業尋找臭氧友好、低碳環保的制冷劑替代技術顯得日益緊迫,而CO2則是被全球寄語厚望的一項替代技術。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技術專家關堯釗高度評價了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在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方面取得的成就,并鼓勵中國制冷空調行業進一步推動HCFCs的淘汰與HFCs削減。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技術專家關堯釗
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項目三處副處長鐘志鋒表示,CO2用于制冷劑有著漫長的歷史,在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化學品出現以前,全球首次使用的制冷劑就包括CO2。今天,由于HCFCs、CFCs等物質對臭氧層具有破壞作用,HFCs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CO2制冷劑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推廣使用CO2制冷劑,對于我國淘汰HCFCs、削減HFCs,具有重要意義。

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項目三處副處長鐘志鋒
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項目三處項目官員金釗在介紹我國《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進展及未來展望時提到,目前我國制冷行業正在《蒙特利爾議定書》框架下加速淘汰HCFCs,在第二階段淘汰計劃中,制冷行業將淘汰超過30000噸HCFCs,其中14670噸的淘汰量將來自生產線改造。

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項目三處項目官員金釗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高級顧問Igor C. Croiset指出,作為HCFCs替代品出現的HFCs在全球的消費量正在持續增長,如果全球不對其加以控制,那么到2050年HFCs排放將造成0.1℃的全球溫升,到2100將帶來0.5℃的全球溫升。如果制冷空調行業替代HFCs制冷劑,到2030年有望避免1億公噸CO2當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如果把設備的能效加以提升,那么到2030年有望實現額外的1億公噸CO2當量溫室氣體減排。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高級顧問Igor C. Croiset
去年10月,全球在盧旺達首都達成了旨在管控HFCs排放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在本次研討會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臭氧行動區域協調員胡少鋒介紹了基加利修正案的相關內容。他表示,基加利修正案將對暖通空調與制冷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相關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基加利修正案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動向,及時開展相關研究和開發工作,為未來的HFCs削減做好準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臭氧行動區域協調員胡少鋒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敬良表示,基加利修正案規定各國最終實現HFCs基線水平80%—85%的削減,意味著目前制冷空調行業普遍采用的R410A、R134a、R404A等常用的高GWP的HFCs制冷劑最終將被替代。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敬良
據陳敬良介紹,目前有9家企業申報了工商制冷行業第二階段HCFCs淘汰改造項目,包括14條生產線,淘汰HCFCs約1500噸,其中約1100噸采用HC-290、NH3、CO2、HFOs作為替代技術。為了完成第二階段的任務目標,第二階段淘汰活動需要覆蓋更多的中小企業,同時將開展多種活動,包括政策法規完善、標準制修訂、替代技術研發、新技術示范應用、推廣和宣傳、培訓等,以掃除環保替代技術和產品市場應用的障礙。
SHECCO亞太區商務拓展經理Jan Dusek梳理了CO2制冷劑在全球的應用情況,CO2不僅應用領域廣泛,而且采用CO2作為制冷劑的暖通空調與制冷設備使用量正在持續增長,他對CO2的應用前景十分看好。

SHECCO亞太區商務拓展經理Jan Dusek
鐘志鋒也表示,由于CO2的特殊性能,其在制備高溫熱水、提供低溫制冷、提高能效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CO2已經在許多領域顯示出其應用的潛力。此外,因為CO2的工作壓力較高,對其加工工藝要求比較嚴格,成功產業化CO2制冷空調設備也有利于提升我國整體加工水平。
9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結30周年紀念大會上,環保部部長李干杰明確提到,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履約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推動綠色低碳替代技術開發應用。
鐘志鋒表示,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希望全行業能夠定期召開CO2技術研討會,以推進技術研發、應用和市場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