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對話中國品牌》欄目現場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嘉賓,說起他的故事,央視這樣評價道:苦心經營,疲于奔波,多年矢志不渝,企業基業長青。
據悉,該嘉賓名叫沈正華,是中國集成吊頂領軍品牌法獅龍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而說到本次的采訪人則是人稱“總統專業戶”的央視著名記者水均益。

水均益“熊抱”法獅龍創始人沈正華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家裝 都是以實用為主,基本上沒有什么風格可言,對于裝修人員來說,沒有什么統一組織。而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之房地產行業的日漸升溫, 家裝 行業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那時說起吊頂,老百姓普遍采用的都是事先安裝塑料扣板,后挖槽鑲嵌燈具,既不美觀便捷又沒有如今的功能可言。此時樣式新穎,安裝簡單,模塊化集成吊頂的出現,讓沈正華看到了其在未來市場中的價值。沈正華當機決定要做一個屬于自己的品牌——法獅龍。
從2005年創業至今十二載,法獅龍建材有限公司是我國率先進入集成吊頂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不僅從事國內集成吊頂產品及其配套設施制造、研發、銷售的建材產品供應,更將中國創造帶出國門,成功打通了多處海外市場。
說起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創立法獅龍以前,沈正華曾是一名下崗工人,回想起創業的艱辛他同水均益講:“剛開始創業,對我來說真的什么都沒有,資金也沒有,團隊也沒有,渠道也沒有,一切都是空白。回想起創業的第一年,一整年都是自己往外跑市場,僅僅在家中吃了兩次飯。”
僅管最初懵懵懂懂,但憑借一路的堅持與做好產品的信念,慢慢地法獅龍打開了市場困局。經過不斷的消費掃盲與戰略布局,法獅龍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消費者逐步建立了對集成吊頂的消費意識。
“在2008年的時候,我們把原有的模塊做大了,不光在整體視覺上更加美觀,而且能夠有效區別于市場上的山寨產品,做到很好的品牌保護;而在產品技術方面也在不斷升級:比如廚房電器這一塊,原有的那些取暖炮取熱方式,我們發現改用碳纖維、鈦金管來取暖效率更佳。并且還研發了有益人體的紅外線取熱,命名為‘玲瓏系列’。”
慢慢的,法獅龍有了自己的藝術團隊、專業開發團隊,也逐漸擁有了完善的銷售系統。伴隨這一點一滴嚴謹不殆的累積,2011年中國集成吊頂品牌法獅龍,正式走出了國門,并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等國家打開了銷售市場。
大志鑄就中國創造
水均益:“在中國,做 家裝 的企業不計其數,但真正與外國人做買賣的卻寥寥無幾。”
“當時在廣交會上,許多國外商人對我們的產品產生了興趣,但他們只是前來購買產品進行銷售的,并不關心這個品牌究竟是什么。”那時沈正華非常堅決地同前來采買的外國人講:“賣我的產品,你必須要打上品牌的Logo,而且必須要開設品牌專賣店進行銷售。”
這樣的堅決加上力求“中國創造”的態度,使得法獅龍的品牌即使在國外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十二年間,從26平方米的傳達室,發展為5萬7千平方米的專業生產基地。經過10多年的發展,伴隨著企業的務實與創新,如今的法獅龍早已成為了集成吊頂行業的佼佼者。
首先你要對自己的產品負責
俗話說“站的越高,摔的越狠”。或許是一下子“走的太猛”,法獅龍在急速成長過程中也出現了問題。2013年,當時銷售的非常好的“雙重黃金取暖”被發現玻璃管上出現了一點小裂縫。
發現問題,沈正華立刻召集了所有中層員工進行了會議討論,最終決定將這批產品不論好壞,哪怕是全新購買,都通通召回,并決定花費600萬,用于補償消費者。
這種對產品的執著,令在場的水均益不禁感嘆:“不論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只要做好自己,都是好品牌。”
當水均益問到法獅龍的品牌經營之道時,沈正華道出了他認為最關鍵的幾點:
• 再好的營銷,落腳應該在產品上面,產品過硬,營銷才能成為一個添彩的過程。
• 好的品牌一定要具備自己的差異化,即使一只小小的輪轂也要有自己的特點。
• 零零碎碎的同質對手再多,你只需要把自己做好。當你能不斷完善自己給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感的時候,相信這個品牌慢慢會起來的。
帶著對法獅龍的美好祝愿,本次采訪的結尾,水均益邀請沈正華重現了當年索契冬奧會采訪時的“普京式熊抱”。
沈正華認為,自己離真正的大品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希望能有機會在自己的故鄉創建一個吊頂小鎮,讓更多來到海鹽的人了解集成吊頂的歷史,瀏覽與眾不同的美麗吊燈。他還向記者透露,嘉興海鹽政府對這一想法表示支持,他也期待著能有機會擼起袖子,再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