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州建業天筑大堂&樣板間設計
設計:北京集美組
面積:1600平方米
完成:2017年7月
文:設計婉兒

設計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方式,在肯定實用功能因素的基礎上,用多元形式賦予空間人格化、情感化的過程。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山鳴林嘯,煮酒烹茶,這是中國人骨子里的生活情趣,設計師梁建國善于在現代語境下表現之,雖為中式,然不守舊,在人、物、空間之間講故事,展現獨屬于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在當今物質化的社會中,我們試圖尋求的是一種古時儒雅的精神狀態。”在談及當代‘人居’的需求時,梁建國如是說。位于鄭州的建業天筑樣板間,便是在這一理念下展開設計的,空間講述了一種“隱”于市的生活態度:聚“富”、露“貴”、透“雅”、明“賢”。

大堂公共空間以暗紅雀眼木墻面示人,并有銅山格柵于入口處,這些源于古老宮城之中的印記,在現代肌理及線條的映襯下,終究幻化成了一抹帶有厚度的鮮活。或許,從過往中尋找美感,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


其實,建業天筑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射了鄭州“八大古都”之一的歷史背景,早在千年之前的黃帝便以此為都,是五帝、夏、商三朝的腹地和中華文明軸心。

“我們從華夏后人的角度,對在時間長河中不斷行進的中原文明進行了解讀和重建,并將連綿群山做成雕塑融入空間,以古人的智慧,釋今日之心”,梁建國解釋道。

從歷史的文化源泉里,找到設計靈魂的落腳處,可以將空間表現的更加厚重且富有靈性,當然對尺度的拿捏也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更貼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整個公共空間沒有設置明顯隔斷,以客廳為中軸線,中餐廳和茶室分別立于兩端。


中餐廳設有簡潔舒適的意大利餐椅和進口水晶吊燈,加以天然羽毛制成的背景墻,和對面茶室鱗片元素藝術品共同組成了龍鳳呈祥的畫面感。

西餐廳的墻面采用古文字裝飾,將傳統文化與當代的 家居 生活空間相結合,亦進一步體現了“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


在過道盡頭,一幅以疊山為主題的藝術畫作掛于墻面,滿足了人們對于桃花源般山野生活的美好幻想與憧憬,亦勾勒出一處親近自然、恬靜舒適的居住環境。



臥室分為主臥、老人房和女兒房三間。主臥的背景墻延續了客廳“山”的主題,所謂“背靠山”,寓意尊貴。淡雅的色調穿插其間,于磅礴的氣勢中又透出了一絲雅致。

主臥衛生間仍然以自然、質感為主要法則,設計師選用白色為主色調,又用貝殼馬賽克裝飾的墻面,來營造鮮活的氛圍。

不夸張炫目、不繁復駁雜,但也不失情調,這是‘家’本該有的氣場。

以白藍為主色點綴的女兒房洋溢著青春悅動的氣息,飾品也都盡量輕盈具有生命力,宛如那冰清玉潔的少女。


“從前廳到書房,從書房到臥室 ,我們在打造的天筑樣板間中,提取了古都文化的精華,注入現代生活之中,通過空間的營造,傳遞一種低調而奢華,簡約而貴氣的美。”梁建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