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木材消費大國,也是一個木材資源匱乏的國家。而近年來,中國經濟又處在持續發展之中,擴大內需,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又是政府工作的努力目標。對天然林資源的使用,國家實行的是禁伐和限伐。如此一來,確定了中國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 木材供求之間將存在較大缺口。
目前,國內木材年需求量在3億立方米左右,國家下達的“十五”期間木材采伐限額,每年能供給大約1/2的木材量。按歷年森林消耗的數據推算,國內最大限量也就能提供2.2億立方米左右的木材量。如此估算,木材供求缺口應在0.8億立方米左右。
今年6月12日,斯道拉恩索宣布,已經在廣西簽署了一個預可行性分析諒解備忘錄,主要是關于在廣西開展造林和制漿的分析。據稱,斯道拉恩索的計劃是,動用16億美元在廣西建設一個大規模的制漿廠。
這表明,斯道拉恩索也已在中國啟動林紙一體化。而在中國有限的高效經濟林地中,最具誘惑力而最可能實現自己計劃的廣西終于成為它與APP的交火地。
為什么斯道拉恩索在廣西開始有進展,而先到的APP反倒滯后了?這兩家公司卻沒有明確回答。派索拉先生說:“我只關心自己公司的情況,對于APP的計劃,我不清楚。”
而APP聲稱決不會放棄廣西林地,因為“已經為此奮斗了7年”,姚旭升說:“斯道拉恩索能給的條件,我們一點不會比他們少。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種的林木已經可以用了,漿廠一完工,馬上就可以運作。”
而派索拉也承認:“林木的成長至少需要6年時間。”言下之意,如果斯道拉恩索今年開始在廣西造林,那么要等到6年以后,才可以用自己產出的林木。這樣一來,斯道拉恩索要么等到6年以后再開始建設漿廠,要么只能采伐現有的林木了。
對APP來說,和斯道拉恩索已經是國際市場上的“老對手”了。而更有意思的是,在去年APP母公司發生了財務困難的時候,斯道拉恩索曾想整體購買APP中國的資產,出價10億美元,而APP的要價是30億美元。“這些工廠的設備都是新的,出價10億美元簡直是趁火打劫。”APP的一位人士說。
此時,另有消息傳來,在斯道拉恩索和APP對廣西林地激烈競爭之際,另一家國際紙業巨頭芬歐匯川集團(UPM-Kymmene Group),另辟稀徑,將眼光轉向了仍有一定開發價值的廣東雷州半島。
預計到未來,木材需求將在3.5億立方米左右,以后還會逐年遞增。但也要看到,我國人工林木材資源這一塊供給也將呈逐年上升之勢,今年木材資源首次出現回升就是證明。預計今后國內木材市場缺口也就在1億立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