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彩電行業在壓力中不斷上行。與此同時,超大屏、人工智能、黑科技、OLED/QLED等成為彩電行業新一代關鍵詞。據中國電子商會(CECC)、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CESI)共同發布的《2017年1~6月中國彩電消費及下半年市場趨勢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6月,中國巿場彩電消費2400萬臺,呈現“量跌價漲”趨勢。
高端產品逆勢上揚
2017年上半年,彩電行業雖然在消費市場上呈現下行趨勢,卻為消費者帶來了變革性的新趨勢,超大屏、人工智能、黑科技、壁紙電視等互聯網+時代新潮詞匯,讓傳統“黑老大”開始走進并打開新一代消費者視野,彩電行業迎來消費升級3.0時代。
據中怡康公司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彩電零售市場消費整體呈現出萎靡態勢。以“五一”促銷季為例,彩電零售量持續下滑,同比減少14.4%,但在銷售額上卻實現小幅上揚,同比上漲1.72%。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分析認為,“五一”促銷季彩電市場“量跌價漲”主要原因是大屏、高端彩電消費需求的攀升。許多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提升產品價值,紛紛將高端市場變為第二戰場。
蘇寧云商黑電公司常務副總裁陶京海也表示,上半年蘇寧萬元以上高端彩電銷售額滲透率已經突破了15%,55英寸及以上產品的銷售額占比突破70%,65英寸、75英寸已成為新一代爆發點。
大尺寸電視成熱銷品
《2017年1~6月中國彩電消費及下半年市場趨勢預測報告》指出,今年前5個月,5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電視的份額基本維持在33%左右,對比去年1月增幅達到52%。
“上下游的產業鏈聯動,使大尺寸電視迎來了大爆發。”業內人士表示。從產業上游看,LG、京東方、群創、華星光電等開始面向60~85英寸大屏市場;從制造端看,不僅國產傳統整機企業,而且外資企業如三星、索尼、夏普、飛利浦等,以及互聯網電視企業樂視、看尚、暴風、微鯨等彩電品牌也紛紛瞄準大屏市場。
在消費需求全面升級和新顯示技術對畫質大幅提升的雙重作用下,2017年彩電的屏幕尺寸擴大趨勢更加明顯。陸刃波分析表示:“大尺寸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彩電產品結構已向中高端化轉型,企業營銷的核心也將聚焦在清理中小尺寸庫存,依靠大尺寸的中高端產品來帶動整體銷量,獲取利潤。”
彩電寒冬期或破局
目前,全球彩電業競爭格局也發生著巨大變革,在公布的全球十大液晶電視品牌中,中國品牌在10強中奪得6個席位。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葛豐亮表示,國產電視品牌煥發活力,一方面是國產品牌持續發力硬件、軟件布局,另一方面,銷售渠道不斷更新升級。技術依然是品牌競爭的核心,2017年彩電市場大量新技術進入應用爆發期,多屏互動、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人機交互等多項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讓更多的產品有機會去接觸用戶。
業內專家表示,彩電行業格局在重構中,隨著國產彩電在畫質、智能、產業鏈、平臺化布局的不斷深拓,在多元化競爭格局的彩電市場,中國彩電勢力也逐步站上全球的舞臺,發出屬于國產品牌的聲音。
來源: 鄭州晚報 編輯: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