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視要打一場持久戰。
雖然舊樂視的風波還在持續,但在梁軍的帶領下,新樂視的架構和運營正趨于穩定。作為新樂視管理團隊的核心成員,樂視網高級副總裁、樂視致新CMO任冠軍,日前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組織的活動上亮相,再次向業界詳細闡釋了梁軍此前公開的觀點——超級電視要打一場持久戰。這也是繼梁軍亮相互聯網電視生態論壇,拋出“新樂視翻盤論”后,樂視電視業務線高管的再一次公開亮相。釘科技梳理了任冠軍的觀點,總結出樂視電視持久戰的一些具體打法。
戰法一:堅持硬件高配,滿足全生命周期運營需求
電視與手機不同,手機可能1年換1部,但電視的生命周期至少5-7年。樂視的做法是,堅持硬件高配,滿足智能電視全生命周期的運營需求。
任冠軍表示,樂視電視標配MStar 938芯片,而一些互聯網品牌還在使用盒子才用的低端Amlogic芯片;在存儲方面,樂視電視很多都已標配3G內存,而不少電視品牌的產品只有1G內存。
堅持高配,硬件成本上會提高,但對于后續的大屏運營將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用戶才不會流失。此前,樂視第一代電視的配置不夠,為了挽回這些用戶,樂視推出了免費換主板的活動,付出的成本代價很大。也正是有這樣的經驗教訓,樂視堅持做高配電視,保證電視在全生命周期能流暢運行,支撐樂視的開機廣告、電商、游戲等業務的開展。
戰法二:重點發展大尺寸,深挖客廳大屏經濟
無論是奧維還是中怡康的數據都顯示,電視的平均尺寸越來越大。近一兩年,增長最快的電視尺寸是55寸產品。奧維云網預計,65寸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市場空間巨大。樂視的判斷同樣如此,大尺寸意味著更大的運營價值。
任冠軍告訴釘科技,樂視的重心會是50寸、55寸以上的大尺寸,40寸、43寸這樣的尺寸段不是樂視的重點。從數據看,40寸、43寸產品的開機率遠低于50寸、55寸以上的產品,運營價值顯然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互聯網品牌為了走量出貨,還在力推32寸這樣的小尺寸產品。顯然,這不會是樂視的選擇,也不應該是新的智能電視時代和消費升級大趨勢下有戰略遠見品牌的選擇。
戰法三:硬件成本定價,廣告按電視臺模式賣
任冠軍坦言,樂視進入電視領域的時候,是用低價來沖擊市場,在帶來銷量提升的同時,硬件本身是虧損的。要打持久戰,要實現電視業務的盈利,減少硬件虧損是必然的要求。因此,樂視電視從之前的負利定價轉變為成本定價,硬件雖然不賺錢,但至少不虧錢。賺錢的事情,交給大屏商業化運營來做。
此前梁軍就透露,僅電視購物一項,樂視2016年就做了1億,今年估計可以做到4億左右,明年估計在8-10億。可見,電視大屏的商業潛力非常大。
除了電視購物,廣告是最直接有效的變現手段。但任冠軍表示,樂視的做法是堅持按電視臺模式銷售廣告,而不是按互聯網流量思路來銷售廣告。在任冠軍看來,電視行業的整體利潤水平已經低于1%了,如果再按互聯網視頻網站的模式賤賣廣告,那這個行業將沒有未來。
綜合來看,在盈利策略方面,樂視一方面采取成本定價方式減少硬件補貼,另一方面努力擺脫單純的互聯網流量思維,提升大屏在廣告客戶端的價值。
戰法四:線下重點發展LePar門店,實行全渠道運營
互聯網的紅利在逐漸消失。從奧維云網的數據看,互聯網用戶總數趨于穩定,維持在7.3億左右,互聯網用戶時長挖掘殆盡,人均周上網時長穩定在26.4小時左右。
樂視是互聯網電視品牌,但并沒有僅僅依靠線上渠道。任冠軍表示,線上銷量增長是有瓶頸的,今年行業的線上銷量估計會占到總量的35%,占比趨于穩定。電視是需要體驗的,需要打造更多的消費場景,比如體驗4K與1080P的區別,體驗語音交互等。因此。樂視在線下重點發展Lepar門店,同時結合線上渠道,做全渠道運營。
戰法五:開放入口和數據,實現生態共贏
樂視生態戰略有垂直整合,也有橫向擴展。橫向擴展的部分,就需要有更多的開放合作伙伴。任冠軍表示,樂視不僅僅依靠樂視自己的資源,也在引入更加高質量的片源。同時,開放入口,開放數據,開放AI能力,合適的時候不排除樂視把所有數據開放出來,讓所有人可以看到樂視每天開機的數據。
實際上,開放戰略是幾乎所有大的科技公司的共識。國外的蘋果、谷歌,國內的BAT,都有自己的開放平臺戰略。樂視的大屏生態要壯大,開放是必由之路。目前,我們已經看到在樂視大屏上有不少內容、應用、服務來自于第三方,未來,樂視需要在進一步做大用戶規模的基礎上,提供入口,賦予能力,實現更大范圍的生態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