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凈化器市場或成就國內品牌新高度
2016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8個省(市)56家空氣凈化器企業生產的61批次產品,檢驗了產品的安全指標、性能指標和電磁兼容指標等3方面21個項目。經檢驗,有42家企業的46批次產品合格,產品抽查合格率為75.4%。14家企業生產的1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24.6%。按企業生產規模劃分,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業數分別占抽查企業總數的48.2%、25%、26.8%,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10%、43.7%、33.3%。
這是在實施GB/T 18801-2015《空氣凈化器》最新國家標準(以下簡稱空氣凈化器新國標)之后的首次抽檢,在涉及安全指標以及針對凈化器凈化效率等多項性能項目的測試,國內外品牌皆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1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6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2016年目錄外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情況。備受關注的空氣凈化器不合格率高達23.2%。據了解,此次空氣凈化器共抽查了121批產品,檢驗項目包括安全項目和性能項目。檢驗結果顯示,進口空氣凈化器安全項目不合格率為19.8%,性能項目不符合率為9.9%。
中國消費者協會也在2016年底公布了24款涉及16個品牌的空氣凈化器比較試驗結果,試驗過程遵照空氣凈化器新國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凈化效果差別較大,存在多款品牌產品與宣稱功能不符,其中6款產品中5款為國外品牌,在產品明示執行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情況下仍然不達標,存在效果虛標現象。
可以看出,一直以來凈化器存在的行業亂象在新國標誕生后有了明顯改觀,但并不代表所有產品都能夠高于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執行標準進行設計與生產。從空氣凈化器新國標的要求來看,雖不是強制執行,但卻是行業推薦性執行,大部分廠商還是會遵照其規定進行生產,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先生表示空氣凈化器新國標為制造空氣凈化器的普通標準,應該為大部分產品的最低標準,而國外很多產品則多執行企業標準,其企業標準往往會高于國家標準。而所有的標準皆為推薦性執行,所以產品的優劣全憑企業本身的制造態度。
凈化器目前作為家電產品的分支是一個新興市場。在很多消費者觀念中,“進口”比“國產”會更勝一籌,正是這種觀念給了國外品牌利用知名度在中國售賣了更多產品的機會,而實際效果并沒有根據中國特有的現狀進行匹配。國內品牌在經歷了雨后春筍般的品牌繁殖后,鑒于行業以及同行之間的壓力,在產品力以及對新國標的執行程度上都要明顯好于國外品牌。
資深家電研究者李陽認為,國外品牌的凈化器主要優勢體現在設計與研發上,有更好的細節性出現在產品的設計中。相反,空氣凈化器本身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僅僅由外殼、電機以及濾網構成,不同廠商的產品除了在風道上以及濾網選材上重新設計,其他的技術環節大同小異。
國內品牌空氣凈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貼近用戶,可以更快得到用戶反饋,從而進行快速產品升級。同時能夠更快的適應消費者的使用需求。相比,國外品牌在這一方面由于研發周期更長,改進的時間也隨即延長,使用戶無法獲得最佳的使用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國內品牌機會去追趕甚至是超越國外品牌。(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