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榫和卯相互咬合,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內部的榫卯結構結出神入化。數不清的榫卯結構相互咬合,環環緊扣,嚴絲合縫,而且如此龐大的木結構體中竟然找不到一顆釘子。
對中式家具來說,榫卯結構更是靈魂所在。因為榫卯結構可以限制家具部件扭曲、相互制約,從而使家具變得結實、穩固。就像真正可靠的愛情無需作秀一樣,有了榫卯結構,中式家具也不需要會作“銹”的鐵釘,那樣反而會縮短使用壽命。
榫卯結構有多達上百種類型,可謂極盡巧思,達到了實用和美觀的完美結合,體現的是古人樸素的“天人合一”思想。
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造,榫卯結構蘊含的力學、數學、美學和哲學智慧,受到國外家具和建筑藝術家的贊嘆。
近年來,,隨著科技、工藝的發展和各種新材料的推出,我們傳統家具的靈魂——榫卯結構已被很多人漸漸淡化,古典家具制作中的精湛技藝與木匠精神
也在逐漸消失。作為堪稱媲美京劇的中國國粹,榫卯必須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傳承。
《中華榫卯》古典家具篇是葉雙陶先生三十余年來研究古典家具和榫卯結構凝結的一部扛鼎之作。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與大量的圖片來直觀的講解這一傳統技藝。八十一種榫卯結構基本涵蓋了中式家具制作所需要要領,乃目前榫卯出版物中最詳盡的一本。
《中華榫卯》古典家具篇一書中沒有過多的理論,甚至將行業術語也加以解釋,譯為白話,以大量比例精準的CAD構圖,直觀表現。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普通人,都能“一看就明白”。
《中華榫卯》古典家具篇,是一本紅木人真正值得收藏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