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插終于要實施強制性安全認證了!根據國家認監委要求,自2017年4月14日起,未獲得國家“CCC”強制性安全認證的延長線插座,不得再生產及銷售。
其實,早在15年前,即2002年,國家認監委就對相關具有安全要求的產品實施“CCC”安全強制性認證制度,第一批列入強制性產品目錄的有19大類,132種產品,而插座類產品正是第一批要求強制性認證的產品之一。
但為什么排插這十幾年來,又未被要求列入強制性安全認證范圍呢?說出來原因可能很可笑,就是有個“排插到底是不是插座?”的問題,90年代初期的排插,插孔基本以萬能孔出現,以適應各類進口的電腦及電器產品,用戶也樂得方便,制造方據此認為排插屬“轉換器”,而非普通的插座,考慮到當時的“國情民意”,相關部門最終未將排插列入強制性認證范圍,而排插行業也失去了一次制定統一標準的機會。
由于標準不清,規范不力,排插行業出現了普遍品質低劣,市場混亂不堪的局面,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市場抽查合格率極低,消費者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由劣質排插引發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在社會上,排插給人的印象就是“低質”和“廉價”。
這種混亂現象,終于引起了國家監管部門的關注,引發了排插產品第一次國標的調整,并于2010年6月推出,2011年6月開始實行,這一次標準的實施,主要是推動萬能插孔的退市,并以國標“五孔”取而代之,減少插孔尺寸不標準帶來的安全隱患,但是這一次標準的變革仍然是不徹底的,“排插是不是插座”的爭論還在繼續,產品依然未被納入強制性安全認證的范圍,排插行業再次喪失了行業整體質量上升的機會。
而這場莫名其妙的爭論,終于在2015年10月有了一個結果,排插(延長線插座)最終被正名為“插座”而非“轉換器”,并按相關標準,實施強制性認證,作為第二次標準的“變革”,力度遠比第一次大。首先是排插線材規格提高了,額定電流為10A的排插延長線線蕊,由原來的單支0.75mm²,提升至不得小于1mm²;同時插座必須要帶保護門;塑膠外殼的阻燃等級也有了更高要求,這些標準的明確,無疑對消費者的使用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對標準的強制性執行,也勢必對企業進行更有力的監管,進而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排插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和動蕩。
排插安全標準的實施一波三折,產品雖小,卻反應了“中國制造”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曲折,對于排插行業,這種標準上的遷就與妥協,業內企業的不自律和惰性,并未使產業健康發展,反而使其長期處于低水平的價格戰,反觀同樣屬插座類的電工產品——墻壁開關插座,在歷經十五年實施強制性產品標準的過程中,行業整體質量有了大幅提升,市場抽查合格率逐年提高,電工行業的市場規模及贏利水平,已遠非排插行業所能比擬的。
中國制造要升級,中國產品拿出去要更有競爭力,先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已,以更嚴格的措施來規范行業,誠如是,“中國制造”才能歷久彌堅、越戰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