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成都胡女士家的電冰箱離奇爆炸,廠商工作人員經檢測推斷,爆炸原因可能是冰箱密閉導致的氣體膨脹。
炸掉的冰箱門和滿地狼藉
懵懵噠圍觀群眾聽完也“炸”了:還讓不讓人愉快地存剩飯和上周囤的碳酸飲料?嗯,說到點兒上了,有些東西就是不能放冰箱,否則后果堪比爆炸!
損壞冰箱又傷人,還有誰在這樣用?
今夏,上海一名9男孩打開一聽冷凍可樂瞬間爆炸,拉環穿透左側臉頰,創傷導致男孩面部縫合38針。
碳酸飲料冷凍后氣體溶解度改變,導致氣體溢出、罐內壓力增強,拿出冰箱溫差驟然加大,在熱脹冷縮作用下,開罐就會爆炸。
不冷凍聽裝汽水兒就沒事了吧?那可不一定!其實在使用過程中,有4個常見問題既損壞冰箱又有安全隱患,看看你家中招沒。
冰箱緊挨墻
冰箱與墻面、櫥柜要“保持距離”。
影響冰箱散熱和壓縮機使用壽命。尤其是要把冰箱嵌進定制組合櫥柜的家庭,冰箱上方、后方、左右兩側應各預留5-10厘米通風空間。
冰箱周圍放電器
電飯鍋、微波爐等電器放置冰箱附近,產熱增加冰箱負擔,電磁感應也會干擾溫控器、穩壓器等元件,造成冰箱費電又不制冷。
維修不規范
冰箱制冷劑r600a優點是環保,缺點是可燃。圖便宜找非正規人員維修、更換零件,假如誤操作致使可燃制冷劑泄漏,爆炸威力非同尋常。
內放易燃物
冰箱是非防爆型用電器,電路開關時斷時通可能產生電火花,白酒等易燃物揮發出的可燃氣體可能在冰箱內被引爆。
家里冰箱沒有上述隱患,只能說安全使用是OK的。但事實上,冰箱環境是多種細菌、霉菌、酵母的“家”,冷凍冷藏的東西沾染這些微生物并不稀奇。
更關鍵的是,有些微生物不僅凍不死,反而在0℃以下的低溫中能放緩生長和增殖節奏,它們叫做“嗜冷菌”,比如李斯特菌、耶氏菌都是旗下成員,多見于肉奶蛋類食品。
冰箱微生物耐低溫的結果,就是人們自以為病菌死光光,冰箱食物稍加熱甚至不加熱就吃,嗜冷菌趁機進入胃腸道,腹瀉胃腸炎統統找上門,越久存的食物致病菌越多越強。除了扛凍派,還有些微生物繁殖溫度范圍非常廣泛,例如剩飯剩菜(特別是肉類菜肴)里的蠟樣芽孢桿菌,100℃加熱20分鐘才能殺滅耐熱芽孢,普通加熱和冷藏它們都不怕的。
冰箱儲存有講究
1、果蔬
果蔬易腐壞,最好別放太多太滿。
火龍果、芒果、木瓜、荔枝等熱帶水果,放入冰箱出現深色斑點,果皮凹陷,幾天則變質;
番茄、黃瓜、青椒宜陰涼處室溫儲存,久放冰箱的黃瓜失水僵硬、番茄散裂、青椒凍傷變味;
低溫分解土豆里的淀粉,使土豆發甜、有砂礫狀口感,做的菜品相和味道不如沒冷藏的土豆;
大蒜和洋蔥容易發霉,內里變得軟爛,外表還看不出變質了。
2、肉類
火腿久存冰箱水分結冰、脂肪析出,導致肉質結塊,口味不好更愛變質;魚肉冷藏溫度未達到-30℃儲存時易脫水酸敗,做熟的魚肉松散不成形。
3、零食
拿出冰箱的巧克力常見一層白霜,油脂感明顯或味同嚼蠟,細膩的可可味大打折扣;面包、糕點等烤制食品低溫下迅速變陳變硬,松軟或酥脆的風味?不存在的。
4、藥品
密封包裝的中藥更適合放進冰箱。
中藥無論是否熬煮都不宜放置冰箱,裝進潔凈玻璃瓶或密封袋中才可以存放。
冰箱保存的眼藥水、隱形眼鏡保質期大大縮短,也易受冰箱其他物品微生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