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轉移和環保風暴的雙重影響下,2017年 家居 行業呈現令人欣喜的變局。有些企業提升制造能力與環保水平;有些企業拋棄前店后廠的傳統作坊式經營模式,向產銷分離的現代企業升級,洗禮中留下來的都是強者。同時,2017年被稱為定制 家居 企業上市年,資本市場迎來一個又一個新玩家,版圖爭奪戰一觸即發。 家居 新零售為 家居 賣場轉型提供良機,巨頭在爭奪中進一步寡頭化。
·現狀篇·
關鍵詞1 集中上市
3月7日,尚品宅配在深交所上市,募資18億元;3月10日,皮阿諾櫥柜在深交所上市,募資4.62億元;5月12日,金牌廚柜在上交所敲鐘上市,募資4.73億元;6月30日,志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募資9.39億元……不到半年,尚品宅配、歐派等定制 家居 企業紛紛步入上市公司之列,2017年被稱為定制 家居 企業的上市年。
進入資本市場后,堅持主業的定制 家居 企業取得了傲人業績,也吸引更多企業撲向定制。需要警惕的是,定制領域已經處于“過熱”的狀態,在大家都看好定制是賺錢的風口之時,也就是很多企業步入下坡路的開始。
關鍵詞2 整裝風靡
整裝是從傳統 家裝 、互聯網 家裝 之外派生出來的一種新模式,不僅完成硬裝,而且把所有軟裝、配飾全部配齊,拎包入住,被認為是 家裝 的終極模式,頗受 家裝 企業推崇。
2017年3月19日,進入20歲生日的傳統 家裝 品牌業之峰一改往日的低調,突然宣布全包圓、品德、諾華整裝三劍齊發,全面進軍高中低成品 家裝 市場,令整裝江湖春水蕩漾。2017年6月,今朝裝飾在紅星美凱龍開出2000平方米“英邁整裝”體驗館,推出六大核心定制。
不過,看似高大上的整裝,實質上不過是一些傳統 家裝 公司無利可圖之后,試圖打包一些產品賺取利潤的新玩法。整裝是否真正紅火,關鍵不在模式,而在是否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
關鍵詞3 產業轉移
2017年, 家居 企業從北京等大城市搬離,實現產業轉移,不再是大勢所趨,而是必須之舉。搬出京城,并不意味著轉移的實現,承接地對環保的要求依然苛求,使得不少企業不得不增加環保投入,甚至二次轉移,很多企業在轉移大潮中被迫退出江湖。
意風、北歐藝家、愛依瑞斯等12家京派企業不僅順利完成工廠轉移,而且扎堆將企業總部基地搬到星立方,建立起一個立足京城、掌控全國的共享總部。值得注意的是,12家京派企業正進行一場模式變革,從前店后廠的傳統作坊,向產銷分離的現代企業升級。隨著它們成長得更加強大,禁錮京派企業的億元魔咒也或將被打破。
·趨勢篇·
關鍵詞1 比拼設計
火了很多年的設計,2017年在 家居 行業更加火爆。2017年6月16日“居然設計家杯” 家居 設計大獎賽頒獎典禮上,原創品牌HC28和著名設計師孟也分攬單項獎金高達10萬美元的年度大獎,居然之家也深入設計圈,推動行業向設計轉型。
設計是趨勢,也是競爭重點。米蘭家具展上,中國 家居 企業派出強大展覽團隊,北京設計周及各種展會上, 家居 企業爭相推出新設計產品,但現在的所謂設計很多是設計師閉門造車,難接地氣,產品沒有解決人們的根本人居生活。如何把設計與生產能力相結合,仍是需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2 競相智能化
智能鎖、智能晾衣架、智能衛浴,到2020年,中國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元的預期,吸引著眾多企業涌入智能 家居 領域,智能 家居 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不過,單品各自為政、企業定位不同,導致智能 家居 市場混戰的局面,消費者對智能 家居 的概念理解不清,并不敢輕易去嘗試,整個智能 家居 業的發展并未像想象中那么迅速。“誰來為單品做連接”成為關鍵的控制權之爭正在智能 家居 領域展開。一些 家居 企業也在互聯互通方面開始布局,土巴兔已經跟一些硬件廠家、地產、物業、生活服務業在進行全面合作。未來的5-10年,將是智能 家居 行業發展極為快速,但也是最不可琢磨的時期。
關鍵詞3 摸索新零售
單純線上是偽命題,構建線下成為必然, “新零售”概念在2017年開始向 家居 業蔓延。9月,戴著首個 家居 新零售范本光環的“家時代”亮相杭州西湖銀泰廣場,500平方米的店面包含2萬個SKU,涉及小飾品、茶具、碗具、3C數碼、床品、燈具、文創用品等多個 家居 品類;沙發的軟硬度、咖啡杯的材質、家紡產品的用料可直接體驗;電子價簽能夠實現價格線上線下實時同步,線上變價、促銷可在線下門店自動變價。“家時代”線上線下高度融合,讓人感覺 家居 距離新零售不再遙遠。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