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于很多國產企業而言,是轉型的元年。軟裝作為市場的大產業,在這一新時期,也迎來了結構轉型的“陣痛期”。面對多家傳統軟裝產業的日漸垮敗,面對市場規模的不斷萎縮,面對互聯網+的逐步深入,傳統軟裝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部分嗅覺敏銳的軟裝企業已漸漸意識到,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上漲,中國業主對 家居 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軟裝模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百姓對 家居 生活塑造的需求,但是由于傳統軟裝模式品類單一,搭配繁亂使最終呈現出來的 家居 環境不夠整體化,不夠協調化。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業主,他們紛紛表示,因為自己對軟裝搭配一竅不通,先請了設計師進行設計,軟裝產品則自己通過實體店或網購的方式購買。雖然效果圖視覺觀感很好,但搭配出來的整體感覺始終讓人別扭。居住一段時間之后,也很難讓日常生活與 家居 環境“磨合到位”。
為了改善傳統軟裝存在的弊端,一種新型的被命名為“整體軟裝”的軟裝模式出現了。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了整體軟裝的隊伍當中,一開始,消費者以為“救世主”已降臨,然而當整體軟裝進入市場之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國內整體軟裝企業雖然為消費者制定了顏值極高,看似完善的設計方案,但當方案落地實施后,經常出現“實不符圖”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
為能深切了解整體軟裝給消費者帶來的消費感受,記者對上海徐小姐進行了采訪。徐小姐在2015年年底搬入新房,為了打造一個理想居所,徐小姐經朋友介紹與一家當地知名的整體軟裝服務商達成合作協議。徐小姐看到該企業的整體軟裝設計方案之后十分滿意,滿懷期待的等待著驗收成品那一天。但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徐小姐倍感“驚喜”。室內環境不僅與效果圖出現了嚴重偏差,軟裝產品質量也不敢恭維。徐小姐對記者說道,該整體軟裝服務商收費在上海屬于高端層次,售前服務也算不錯,但售后服務嚴重不合格。除了徐小姐“被坑”之外,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地也有不少業主對整體軟裝企業多次吐槽。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集成軟裝應運而生。集成軟裝可謂是整體軟裝的“升級版”,同時集合了傳統軟裝服務性價比高、隨性搭配、軟裝配套質量有保證等優勢。集成軟裝模式對上游產品進行合理整合,通過成套設計方案呈現,以落地 的方式解決了消費者所見即所得的問題。另外,集成軟裝模式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裝修周期,也降低了消費者的裝修預算。
之后,記者走訪了集成軟裝業主陳先生。陳先生特別熱情,主要邀請記者來到自己家中“欣賞集成軟裝”。說到這次集成軟裝體驗過程,陳先生滿心歡喜向記者分享:”其實也是抱著想省錢,省事兒才選擇集成軟裝的。咱們北漂一族在北京買個房多不容易呀,買房裝修就是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讓家人住的安心一些。裝修之前對很多公司進行了考量,都不如意,最終選擇了一家集成軟裝公司。這個名兒倒也是很新鮮,后來上網了解發現完全就是為我量身定制的服務。從溝通到落地打造,花的時間不多,預算也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搬進來兩個月了,家人都特別滿意,為集成軟裝點個贊!“
買房難,裝修更難。通過這幾種軟裝模式的介紹和對比,相信各位業主對軟裝會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刻的認知。隨著集成軟裝知名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業主紛紛表示,在裝修之前優先考慮集成軟裝。最后,小編希望每一位業主都能擁有自己的理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