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轉型智能服務商家電企業搶平臺風口
南方日報訊 (記者/錢瑋玨)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為傳統家電行業的轉型升級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少家電企業紛紛規劃要從制造商向智能服務提供商“轉身”,因此爭相布局平臺,希望能夠搶占智能物聯時代的風口。
近日,長虹正式發布全球首個開放的物聯運營支撐平臺(簡稱UP平臺),這標志著長虹智能服務新興產業的核心基礎支撐能力已成功構建。根據長虹“十三五”發展規劃,基于家電、軍工、IT三大核心主業,積極布局智能服務等五大新興產業,通過打造UP平臺,創新商業模式,加速長虹傳統核心業務與新興業務之間的對接,實現由產品運營向“產品+服務”的用戶運營轉型。
事實上,開放平臺已經成為所有企業基于互聯網、面向智能物聯時代競爭的重要入口,包括阿里、京東、百度等互聯網企業,以及海爾、美的等家電企業都在布局開放平臺。以美的為例,據其上個月公布的智能戰略發展成果,華為、騰訊、小米、TCL、樂視、安吉星、科大訊飛等均與美的完成了開放連接,IBM、阿里云、亞馬遜幾大巨頭也與美的共同實現售后服務、設備單體、系統運作的智能化以及跨品類設備的場景聯動,包括 家居 安防、通電、照明等各種場景下的智能應用。
不過,在長虹公司首席技術官陽丹看來,“從平臺定位來看,UP平臺屬于平臺的平臺,是支撐長虹物聯網平臺的核心平臺。同時從功能定位來看,其它平臺有的是定位于物,有的定位于人,有的定位于體驗,而長虹開放平臺更關注的是物與聯平衡下的智能服務能力”。
據悉,長虹UP平臺擁有用戶中心、設備中心、支付中心等21個能力中心及能力開放平臺,在此平臺上,友商、第三方開發者、創業公司等可實現平臺共享、能力共享,從而大幅度提升合作伙伴的物聯數據運營效率,獲取用戶行為數據,實現終端設備的自動響應與服務,并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實現基于場景的用戶運營、數據運營,快速支撐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生活等領域孵化的物聯網創新應用,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跨垂直業務線的物聯網生態體系。
目前,基于UP平臺,長虹已經成功孵化出點點幫、妥妥醫、購食匯、家事幫、能源管理、關護通、車聯網、智慧學習等多個智能服務產業公司,同時,雄厚的供應鏈、物流配送、渠道能力等資源為智能服務做強大支撐,其中長虹民生物流等已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長虹同時還在吸納多元化的內容服務、第三方開發者、創業公司、服務應用公司等共同演繹新的商業模式。陽丹稱,“以長虹UP平臺運營為基礎,智能服務正在成為長虹業務增長的新引擎。”南方日報記者 錢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