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復合地板兼具強化地板的穩定性與實木地板的美觀性,而且具有環保優勢。但是有時實木復合地板鋪裝后會出現一些問題,今天中華地板網就帶大家了解下一些常見問題及其相應措施。
一、實木復合地板鋪裝后為什么會產生變色?
木材的變色主要是吸收紫外光引起的,木材的邊材與心材吸收紫外光后變色的程度不同,會導致鋪裝后的地板產生一定的色差。多層實木復合地板表層為天然木材,具備了木材的天然屬性,產生的光變色屬正常現象,不屬產品質量問題。多數木材的變色反應是由淺變深,只有少數木材是由深變淺,在同一條地板上的變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鋪裝后的地板不要長期在陽光下曝曬,適當采取必要的遮光措施。
外來因素影響:
一些投訴當中除正常光變色外,多數出在地熱環境。地熱地板鋪裝前,多數地面的含水率都在20%左右,地板鋪過程中,由于防潮膜破損,地熱供暖時,大量的潮氣從破損處竄入地板,導致地板含水率急劇增高,木材中的部分可溶物溶出及一些變色菌的作用,導致木材竭變。在個別情況下,處于衛生間和廚房等潮濕區,外來潮濕水氣的影響也會導致局部地方地板變色。
上述地板的變色,都是產生在地板受潮部位,變色區與未變色區的界面十分明顯,且在若干條地板間呈連續分布。 產生的原因:
①地面不平整,有凹凸不平的小坑包,地板鋪裝后,防潮膜被墊破,造成透氣。采取措施是地板安裝前先將地面刮平。
②鋪裝時,地面上有砂粒,沒有打掃干凈,將防潮膜墊破,造成透氣。措施是鋪裝前先將地面打掃干凈。
③鋪裝時防潮膜聯接處沒有粘嚴,造成透氣。應將防潮膜用膠帶粘嚴,最好用寬度60mm以上塑料膠帶,確保防潮膜不透氣。
④個別地區采用電熱供暖,由于電費采用峰、谷、平收費方法,即在晚12點以后電費半價(谷),許多用戶白天把開關關掉,在晚12點以后將電熱設備打開,并將室內溫度調到27~30℃,地表溫度在短時間內達到將近100℃,造成防潮膜破壞,產生透氣,使地板變色、變形。這樣違反了地熱供暖(地表溫度控制在40℃左右)的要求。建議用戶應改成24小時連續供熱,否則,產生變色應由用戶自己負責。
⑤地板鋪裝到與潮濕界面聯接處時,如:衛生間、廚房、陰面陽臺等處,應將防潮膜向上返,用防潮膜包住地板的邊部、防止潮氣進入,減少和避免該區域地板的變色和變形。
二、多層實木復合地板鋪裝后為什么會產生較大縫隙?
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在眾多的地板中變形量是最小的,變形量僅為實木地板弦切材最大變形量的1/20左右,鋪裝后不應該產生較大的縫隙。一般情況單條125mm寬度的地板在北方地區最大膨脹與收縮量不會超過0.2mm。
正確鋪裝后,北方地區夏季地板實際含水率為12%~13%,冬季干熱環境(空氣相對濕度30%左右),地板含水率為6%~7%。地熱環境,地板的最終平衡含水率為4%~5%。也就是說地板鋪裝后的含水率夏季(雨季)要達到12%~13%,地板處于最大實體狀態。
如果地板是打膠懸浮鋪裝,房間的地板形成整體,當含水率變化時,房間的地板整體膨脹與收縮。此時,如果房間兩側對稱擺放較重的家具。當冬季來臨,房間比較干燥,地板必然產生收縮,由于兩側重物壓住,勢必造成房間中部地板的個別地方拉開,將累計干縮量集中到1條或幾條縫隙中,產生較大地板縫隙。如果地板邊部不打膠,3~4m寬的標準房間,在地熱環境條件下房間地板整個干縮量不足5㎜,每條地板最大干縮量在0.2㎜以內,用肉眼很難看到的。不打膠便于維修,縫隙可以均勻分布。為防止地板竄動,地板與墻邊之間可以用彈簧頂住。無論家具如何擺放都可以。
另外,多層實木復合地板雖然變形小,由于構造決定了多層實木復合地板長度與寬度方向都變形,一般來說,地板長度是寬度的8倍以上,同等條件下,長度方向的變形也是寬度變形的倍數關系,因此,多層實木復合地板端頭縫隙大于側邊縫隙也屬正常。
三、多層實木復合地板鋪裝后為什么會產生響聲?
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多數采用直接鋪在地面上的方法,地板鋪裝后產生響聲的原因是人們在地板上走動過程中,地板上下移動,地板的側邊與側邊及榫舌與榫槽之間的摩擦產生的響聲。地板的上下運動是主要因素,很多情況下,地板剛鋪裝完不響,使用或鋪裝后一段時間便產生響聲。我們在受理投訴時,很多人爭議的焦點是地板口松(榫舌與榫槽的間隙過大)。
如果真的是口松,為什么地板剛鋪裝完不響,過一段時間以后才響。即使是口松的地板我們把它平鋪在平整的大理石地面上,無論我們在地板上如何走動都不會產生響聲,其原因是地板與地面緊密接觸,人們走動時地板沒有上下移動,地板的側邊與側邊之間、榫舌與榫槽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沒有摩擦,響聲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解決地板鋪裝后的響聲問題,關鍵是要解決人們在地板上踩踏過程中,保證地板不上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