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調淡季罕見漲價 為轉型升級提供機會
近日記者了解到,進入12月份,越來越多白電廠家調高了產品的終端售價,當中既包括冰箱、洗衣機,也包括處于淡季的空調。有空調產品終端每臺漲價50~100元不等。
終端產品漲價50~100元不等
志高空調有關負責人向本報確認,自12月份起空調價格上漲2%,明年1月份再漲2%。渠道終端、連鎖賣場、電商平臺零售價格必須自12月份起上調50~100元,明年1月份再上調100元。
某品牌在廣州的銷售代表也告訴本報,本月起旗下的冰箱、洗衣機產品全系列漲價,其中冰箱上調5%~10%,洗衣機上調8%左右。“一般來說,1000元以下的漲50元左右,1000元以上的漲100元,2000元以上的漲200元。”
另據媒體報道,無錫美的空調銷售公司稱,“受原材料上漲壓力,結合總部要求和市場競爭需求,計劃于2016年12月11日對產品價格體系向上調整。以保證渠道等經營利潤”。對此美的集團總部公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市場行為而已,我們不作評價。”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對價格最敏感的空調機型定頻掛機,12月初的這一周,均價環比11月初上漲近100元至2152元,漲幅4.5%。
業內人士均指出,空調在12月份淡季提價比較少見。“以前空調漲價主要是集中在旺季,貨源供應比較緊張,導致漲價,但是空調在12月份漲價確實是比較少見的。”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研究經理王宏吉說。
淡季漲價,主要還是因為原材料上漲。據志高空調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下半年以來,各大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截至11月,主要原材料銅上漲40%,持續在4.9萬元/噸水平,鋼材價格漲價200%以上,塑料、鋁材等漲價30%以上。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物流費用也上漲了30%以上。“本次原材料、人工成本、物流費用上漲‘三箭齊發’,后期并無下調跡象。”
王宏吉認為,由于大宗原材料價格在明年仍然看漲,因此預計此輪價格上漲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產業在線的分析也引述企業看法認為,此輪漲價至少持續至明年農歷新年,預計最終剎車可能在明年5月份。
因為擔心價格進一步上漲,一些經銷商已經在11月提前備貨。而上游廠家也開足馬力生產,以規避新一輪的原材料漲價風險。產業在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12月壓縮機和空調行業排產居高不下,大部分都是同、環比雙增。空調整機企業也反饋稱,因為擔心后期進一步上漲,大家都開足馬力生產備貨,力爭以盡量小的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
庫存下降讓出“折騰”空間
“由于今年空調市場終端零售表現比較好,所以庫存現在處于比較合理的水平。”王宏吉說道。今年以來,隨著天氣變熱和房地產市場回暖,空調銷售持續向好,也讓去庫存進展順利。
在11月初,美的、格力、海爾三大白電巨頭均推出了“品牌日”的大型促銷活動,銷售情況很不錯,機構監測數據顯示,促銷拉動三家品牌的產品均價環比上漲,零售額也同比上漲近10%,格力空調的銷售零售額同比上漲超過六成。在去年仍在虧損的志高空調,今年也打了個翻身仗,公司稱在8月份銷量同比增長134%,回款金額同比增長185%。
中怡康和產業在線的監控數據均顯示,國內空調行業庫存已經下降至3000多萬臺的“正常水平”。
產業在線分析師周丹認為,現在國內空調行業庫存仍屬可控范圍內,因為曾經的行業庫存一度超過5000萬臺,目前有足夠空間給廠家折騰。
漲價將是轉型升級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此輪漲價屬于市場整體行為,此輪漲價不會利空上市公司業績。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洪仕斌也認為,由于此類漲價并非單一品牌的上漲,相信不會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也不會影響明年上市公司的業績。“空調在淡季漲價不會有很大影響。”他甚至認為,廠商可以趁著這次漲價,把服務、產品功能再提升一個檔次,抓住轉型升級的機會。
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研究經理王宏吉認為,漲價甚至會對明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一定的利好,有利于改善公司業績。“因為主流廠商都進行了調價,相信市場能消化此部分漲價。”他認為,漲價同時市場終端銷售向好,將對整體利潤額有一個拉升作用。(何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