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告別狂奔:凈水市場將進入“洗牌期”
人們對飲水健康日益重視,為凈水器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然而,國內凈水行業的種種亂象也不容忽視。
在11月24日于北京舉行的“2016中國凈水行業高峰論壇”上,來自企業及行業組織的代表對凈水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和探討。
凈水器行業近幾年發展迅猛。 中怡康的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之前,中國凈水市場以高于64%的速度快速擴容,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228億元。2016年1~10月份,凈水設備累計銷售231億元,同比增長20%,預計2016全年市場規模為285億元,同比增長24%。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水污染形勢十分嚴峻,并且飲用水水質信息公開程度不足,在這樣的情形下,家庭及工業凈水設備都有大量的需求釋放。”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高級研究員沈蘇南表示。
在市場繁榮背后,凈水市場的亂象頻生。由于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以及價格規范,造成了凈水器質量參差不齊、價格懸殊。并且高達40%~50%的行業利潤不斷引來分食者入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凈水器品牌已達到5600個。
另外,售后服務滯后也是我國凈水器市場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部分企業只顧賣產品不管售后服務,無法保障消費者飲水安全,導致了凈水行業的公信力受損。
當前凈水設備表現依舊搶眼,但增速已經收窄。會上不少企業人士表示,今年凈水器的增長有些乏力,但市場集中度正在進一步加強。行業標準發展滯后于行業發展、消費者教育相對薄弱,是凈水器企業的兩大“心病”。凈水行業在這幾年內將面臨重大的市場洗牌。
對于凈水行業的未來發展,中國膜工業協會凈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鄂學禮表示:“人類對于健康的追求是永遠的,即使在發達國家,凈水器依然有市場,追求更加安全舒適。”毋庸置疑,凈水市場前景可期,市場容量將進一步擴大。但當前凈水市場已經告別“高歌猛進”步入調整期,市場洗牌也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