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例公眾號抄襲案立案,在微信文案行業,有這么一句話大家心照不宣——“公眾號1人寫作,99人抄襲”。相關專家認為,通過這起國內首個針對公眾號起訴的案例,或許能早日探索出一條微信公眾號的維權之路。無獨有偶,抄襲事件并非只存在于微信,各行各業都普遍存在此現象,但大部分行業因為維權難,缺乏相關制度管制,對抄襲事件也束手無策。其中,在木門行業,同樣因為無名文規定木門抄襲的特征,加上維權手續麻煩、維權成本高等原因,不少被抄襲的木門企業維權之路舉步維艱。針對木門行業抄襲亂象,記者對整個木門行業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行業普遍抄襲的情況。
1.企業過于注重“面子工程”
記者在走訪市場過程中,中國高端原木門第一品牌六喜源原木門總經理王彬對此發布了看法。其表示,造成行業抄襲現象普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部分企業過分注重“面子工程”,忽略產品質量是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木門企業在產品原料上敷衍了事,認為只要在外表上做足功夫,就能吸引消費者。其實消費者又不是傻子,質量差的產品經不過時間的考驗,最終只會得到消費者的差評。”王總這樣表示。那么六喜源是如何做到面子和里子同時兼顧的呢?
據了解,六喜源每一處都追求完美,如其采用的小斑馬木、沙比利木都是從非洲剛果進口,這兩種木材具有結構細而均勻、木質堅硬、強度高的特點。其還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濕蒸烘干方法,烘干后再養生2年,以防止后期原木出現嚴重的開裂現象。據悉,剛運回來的木材如果不進行烘干,在北方這些干燥的地方,木門里面的水分很容易蒸發出來,破壞木門質量。而有的企業投機取巧,為了節約成本,在烘干木材時馬虎處理,認為消費者看不出來,結果木門很快就出現質量問題。
2. 企業沒有明確的品牌定位
“很多木門企業恨不得用盡一切華麗的辭藻來修飾自己的產品,夸得天花亂墜,但是消費者聽過后完全沒有任何印象。把過多標簽貼身上的企業往往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夸大品牌特點,其實這都是虛心的表現。”王總告訴記者。六喜源就是專業生產原木門的企業,這在木門行業來說是少有的。作為原木門第一品牌,六喜源在消費者群中有著較高的辨識度,提到專業的原木門生產商,就容易想到六喜源。“六喜源生產高端原木門,過硬的質量就是我們的標簽,不需要我們用過多的標簽去證明我們的實力。”王總自信地說道。而有的企業就是因為沒有明確自身的品牌定位,不斷抄襲其他企業的產品及運營模式,最終使自身品牌不能在市場上給大眾留下良好的認知。
3.企業實力欠缺
行業出現抄襲情況普遍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企業自身實力欠缺,沒有創新能力,只能靠抄襲來試圖跟上行業發展腳步。但企業抄襲的只是皮毛,因實力欠缺,并不能把原創企業的核心價值學習到手。可以說,抄襲并非企業長遠發展之計。
也有業內專家提醒注重原創的企業,可以研發高技術、別人無法抄襲的產品,這樣就算其他企業想抄襲,也無從下手。如今,木門品牌林立,真正能做到差異化發展,走于行業前端的企業,六喜源原木門是少有的一個。
目前,市面上的原木門企業雖多,但是真正專業生產原木門的企業少之又少,這就是六喜源獨特的優勢,別人模仿不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木門企業缺乏技術力量,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空間發展。六喜源擁有行業最領先的研發技術,并用心制造產品,產品要經過9大核心工藝,128道制作工序,方能出廠。其制作工藝遙遙領先于其他企業,六喜源資深的木雕師傅運用精湛的雕刻技術對原木門進行手工雕刻,為原木門穿上一件華麗的外衣。出色的雕刻品質是六喜源多年來積淀下來的,其他企業難以復刻和超越。
結語:抄襲行為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木門行業的健康發展。想要讓木門行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專家提倡木門企業提升自身實力,靠實力發展。總之,只有木門實力派的木門企業,才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