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相當長的時間,“互聯網+”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在傳統制造業當中,彩電業作為與互聯網跨界融合的先行者,正發生顯著變化
如果將2013年5月7日樂視發布超級電視作為互聯網企業進入傳統彩電業的標志性事件,“互聯網+”概念進入彩電業已滿兩年。從這兩年的發展可以看出,彩電行業呈現三大特點。
首先,催化智能電視市場,高配低價加速產品結構升級。
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在于它能夠利用信息交換與快速傳播的特性幫助其他行業提升運行效率,并產生意想不到的“雜交效應”。“互聯網+彩電”滿兩年,互聯網給予彩電市場最大幫助就是將“智能電視”概念向消費者大范圍、高頻次傳播,使智能點播、自主安裝、迭代升級等新功能為人所知。互聯網企業還通過高配低價的產品策略,推動智能電視加速普及。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3年4月,中國彩電零售市場智能電視均價為5288元,銷量滲透率為42.2%;到2015年3月,智能電視均價為4010元,銷量滲透率為72.1%,均價下降1278元;滲透率增長近30個百分點。另外,智能電視的發展帶動了用戶關注度及媒體關注度的遷移,促使家庭消費者重新回到電視面前。
其次,電商渠道常態化,今年線上市場銷量將破千萬臺。
互聯網企業大多選擇低成本、高效率的線上渠道進行銷售。現在,不僅是擁有強勢自有電商渠道的樂視、小米,而且越來越多的傳統彩電企業也采取新品線上首發的市場策略,并根據線上銷售節奏進行新品投放。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彩電零售市場線上渠道銷量占比為22.3%,而2013年一季度線上市場占比僅為5.9%。我們預測,今年線上彩電零售市場總量將達1170萬臺,銷量占比將達25.6%,線上市場正逐步成為彩電銷售的主力渠道。
第三,重塑彩電商業模式,2018年智能電視生態圈產值或達3600億元。
隨著智能電視視頻內容、互動游戲、電視購物、生活服務等生態的完善,以“硬件銷售”為核心的傳統彩電商業模式逐步被以“用戶服務”為中心的新商業模式所替代。傳統模式圍繞產品的“產銷存”競爭將被新模式下的入口競爭、流量競爭、轉化競爭所取代。硬件+內容+服務,給電視業發展帶來了巨大遐想空間。同時,彩電這塊擁有最大顯示屏幕的信息產品被重新估值。根據測算,2018年涵蓋智能電視終端銷售、外設購買、視頻點播、電視游戲、電視購物、生活服務等內容在內的客廳經濟生態圈將創造約360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奧維云網(AVC)副總裁 劉 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