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取暖類電器走俏,電暖器市場開始火熱起來。“這周降溫得厲害,家里又有老人小孩的,今天趁商場開業過來看看有沒有電暖器賣。”12月24日,佛山悅匯廣場煥新開業當天,黃先生特意帶家人一起前來看看。
12月14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寒潮橙色預警;緊接著的21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低溫黃色預警。在寒潮影響下,北方氣溫大面積、持續刷新今冬來新低,南方地區也上演冷暖大逆轉,出現斷崖式降溫,我國經歷了前期持續偏暖、后期急劇降溫的“過山車”式氣溫起伏。
面對寒潮來襲,很多消費者都提前做好保暖準備。近半個月以來,持續低溫天氣推高了取暖電器的銷售。
取暖家電寒冬熱賣
“家里用的是電熱油汀取暖器,效果比較好。不久前還買了電暖爐、暖風機。”在走訪廣州市場時,有市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天氣特別冷”,家里取暖電器的使用時間會比以前長。
“取暖家電與天氣具有高關聯性。”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寒潮影響,12月以來,電油汀、踢腳線和暖風機成為熱銷品類,其中河南、廣東、浙江等地電暖器需求迅猛上升,電暖器整體大盤銷售額上升,在抖音直播渠道環比增長84%。
蘇泊爾相關負責人也回復本報記者稱, “自進入12月以來,蘇泊爾電暖器銷量急劇上升,主要購買的省份集中在秦嶺淮河以南無集體供暖的地區,如江蘇、浙江、廣東、上海、安徽、四川等。”
疊加寒流影響以及雙12促銷活動,取暖家電銷售呈現集中爆發的態勢。尤其在南方沒有集體供暖的地區,暖風機、踢腳線、水暖毯等家用取暖小家電走俏,伴隨著各式取暖器的大量使用,加上冬季天氣本就干燥,加濕器銷量也隨之上升。
京東數據顯示,12月1-14日期間,平臺上面的取暖器、暖風機、電油汀等取暖家電成交額環比提升90%;無霧加濕器成交額環比提升80%;加熱凈水器成交額環比提升超過400%。其中,上海、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等南方省份和城市購買取暖家電的成交額居前列;北京、陜西、河南、山東等北方省份和城市,購買無霧加濕器的成交額占比超過50%。
從數據上來看,取暖電器消費呈現出地域差異,南方地區由于沒有暖氣等硬性原因,取暖家電成為銷售主力;而北方地區消費者則更加注重為“暖氣屋”的干燥加濕。“一方面寒流斷崖式降溫,加大了對取暖御寒電器的需求;另一方面,流感病例持續上升,主要以流感H3N2為主。”上述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些因素導致市場及消費者對電暖器、空氣凈化器等產品都有較大需求。
華南一位電器經銷商對記者表示,進入12月以來,取暖器同比去年增幅超過100%,特別是踢腳線和暖風機,以及帶有石墨烯快速升溫功能的取暖器尤其明顯,單價在400元-700元為主,主要銷往華東、華中和華南沒有供暖的地區。
行業痛點仍待破
正如其他小家電一樣,產品單價較低、體積不大的取暖家電目前以線上銷售為主。“暖風機在這個月確實比之前會多一點,但是大多數是網上訂單的,所以店內沒有擺放。”12月23日,廣州百貨商店一位店員如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以前一般九月份后會進入旺季,但是近幾年店里面忙的熱火朝天的情況很少看到了。一個是因為天氣冷,出來的人少,來逛家電的人流量不多,僅靠店面的自來客;另外一個是近幾年很多都轉線上銷售了,網上下單的人會比較多。”歐安尼電熱水器一位店員說。
在京東平臺,除了美的、小米、東芝以外,先鋒、松下、海爾、小熊等品牌的取暖家電,都在以5折起的活動價供消費者選購。據上述蘇泊爾人士介紹,目前公司取暖小家電在不斷布局各個價位段的產品,延長產品線,豐富產品品類,生產銷售涉及多個取暖類目包括踢腳線取暖器、立式暖風機、桌面暖風機、壁掛浴室暖風機、水暖毯等,售賣價格主要集中在150元-400元之間。
上述人士觀察發現,今年消費者對于取暖器的節能省電需求有所增加,要求提升室內舒適度,希望產品便捷易用,安全穩定,智能、石墨烯材質的產品較受歡迎。此外,通過奧維熱銷數據也可以看到,今年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性價比,對電暖器的制熱效率要求高,安全性能要求全,產品價格要求實惠。
具體來看,在技術方面,今年取暖家電主推加入石墨烯涂層,利用高導熱性能促使全屋快速升溫;在功能方面,取暖器以功能復合為主,智能遙控、溫控調節、長效定時等功能逐漸成為標配,加入加濕盒、晾衣架、干衣架、氛圍燈等小配件也讓電暖器產品具備更多用途。
但在奧維云網環電大數據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謝璐研看來,如何打破產品單價低、同質化嚴重、受天氣周期影響大,仍然是取暖電器行業的一大難題。
“取暖家電和天氣原因強相關,目前受周期影響比較大,但是冷暖一體的兩季產品讓取暖家電在夏天也能發揮用處,在減少天氣周期影響這方面,需要取暖電器增多在其他季節也能用的功能,這也需要取暖企業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謝璐研進一步指出,取暖電器目前主要是從功能復合和外觀外形上來提高單價,但也受限于細分類型的原因,一方面需要企業做更多的創新,另一方面在節能、健康、舒適、便捷、智能等方面,需要帶來高科技強體驗的產品。
正如國金證券研報所說,中國現階段處于第三消費社會早期,消費單位從家庭開始轉向個人,更加注重個性化、小型化、多樣化,這意味著家電廠商和企業必須站得高看得遠,深度洞察消費者需求,注重差異化的同時,不斷創新升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