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加強質量管理,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是各大企業的重心。把質量管理做硬、做實,不僅能推動企業高效創新,也能助力企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為推廣一批示范性強的先進經驗,11月28日,工信部公示了《2023年度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典型案例名單》。其中,海爾智家3案例入選,分別為“磁懸浮大規模定制下的數字化探索典型案例”、“智慧家庭場景可靠性自動化測試質量檢測典型案例”、“基于工業信息互聯的數字化質量與可靠性管理典型案例”,行業最多,樹立了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的“標桿”。
行業最多入選,打造行業質量水平標桿
據悉,《2023年度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典型案例名單》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是由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司組織開展。名單征集主要以質量管理能力、質量技術創新應用、可靠性提升三個方向為依據,意在總結、推廣示范性案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海爾智家有3個案例入選,充分體現了其在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中的領先性和優越性。比如,“磁懸浮大規模定制下的數字化探索典型案例”,通過采用數字化生產管理模式,建立了智能工廠數據分析平臺,應用該平臺后,可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控、保障質量標準化、實現實時并聯以及遠程升級,解決了管理模式局限、設計模式難于滿足需求、產品分散部署帶來的服務維護難,三個難題。
“智慧家庭場景可靠性自動化測試質量檢測典型案例”解決的則是智慧家庭場景中互聯互通、人機交互方面存在的痛點,如場景動作響應慢、穩定性差,語音喚醒率低、交互難等。針對這些痛點,海爾智家通過搭建智慧家庭場景自動化測試云平臺,以“云”、“管”、“邊”、“端”等場景全方位檢測技術為切入,實現智慧模塊、智能家電、互聯場景的高效快速測試,驅動智慧家庭場景用戶體驗提升。
以用戶滿意為標準,打造中國質量名片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作為中國質量的代表,海爾智家在不斷向用戶提供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讓行業看到了海爾智家質量管理的創新發展。
在海爾智家看來,質量標準并非檢驗合格,而是用戶滿意。以空調為例,由于空調制冷系統設計限制,使得制冷、制熱無法同時達到最佳效果,導致用戶打開空調后,往往需要等一會兒,才能感受到溫度變化。為此,海爾空調創新可變分流科技,做到空調夏季高溫制冷量提升8%、冬季低溫制熱量提升10%,效果能多管3平方米的空間。此外,憑借過硬的質量,海爾磁懸浮離心式中央空調市場份額已連續4年穩居行業首位,2022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4.8%,全國市場占有率為50.8%,排名均為第一。
不止于空調,海爾智家在其他領域也是如此。比如洗衣機行業,傳統洗烘組合疊加起來高度一般在1.8米,很對女性都需要踮腳或者踩小板凳才能操作。為此,卡薩帝推出中子F2洗干集成機,在保持容量不變的前提下,將高度下降至1.5米,還通過“3D透視烘干”技術,解決羽絨服、沖鋒衣一次烘不透難題。
這些看似“細微”的科技,反而成為打動用戶的關鍵因素,也讓海爾智家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行業、國家認可。截至2023年6月,海爾智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6項,占行業2/3;在智慧家庭領域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發布95項,行業最多;累計獲得12項中國專利金獎,行業第一;連續3屆摘得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是全國唯一一家金獎3連冠企業。
質量不僅關乎企業存亡,更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海爾智家以用戶滿意為質量標準,為用戶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持續發揮質量領域引領示范作用,助力質量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