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觀點: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重點 50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加57%,房價也出現了企穩態勢,市場信心持續恢復;同時節后玻璃中下游開啟補庫,廠家提價預期強烈;我們認為,“陽康”之后疫情的影響逐步減弱,市場預期向上的趨勢確定,供給端和需求端政策齊發力,地產及地產鏈基本面也將迎來觸底回升;
同時 2023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下達,多省市額度相比 22年明顯增長,基建端也有望更快形成實物量,“地基”產業鏈預期向上,春季躁動或提前上演;建議關注浮法玻璃的漲價窗口,春節期間廠家庫存累庫約 1000萬重箱,節后中下游陸續開啟補庫,廠家漲價預期強烈,“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或加速補庫趨勢,當前地產仍處于地產竣工大周期,同時在 “保交樓”的大背景下,竣工需求有支撐,我們看好,供給收縮后在新的供需緊平衡狀態下,開春玻璃價格或迎來新一輪上漲,建議重點關注旗濱集團,金晶科技;其次,消費建材盈利拐點已現,22Q3以來大宗原材料明顯回落,毛利率有望逐季度改善,隨著地產基本面拐點臨近,板塊迎修復期,建議重點關注:東方雨虹、科順股份(防水新規提標擴容,有效對沖地產下行帶來的壓力,23年還有瀝青價格回落的預期,毛利率有望繼續改善);其次是三棵樹(行業細分龍頭,市場認可度高);中國聯塑(管材龍頭,估值低位)、兔寶寶、蒙娜麗莎(低估值、高彈性,c 端銷售穩定增長);偉星新材、北新建材(經營穩健,現金流好);青鳥消防(擴品類支撐收入高增長);新材料端建議關注高景氣度延續的碳纖維板塊,“風光氫”等新能源領域需求快速增長,龍頭企業產能穩步擴張支撐高增長,建議關注中復神鷹和光威復材。
玻璃:節后浮法玻璃漲價預期強烈,光伏玻璃整體交投平穩。根據卓創資訊數據,截止 1月 28日庫存為 6308萬重箱,較年前增加約 1005萬重箱,庫存天數約 32.3天;正月初七下游陸續復工,中游貿易商及下游深加工廠即將開啟補庫,過去兩年春節假期后第一、二周均出現廠家庫存下降,玻璃價格上漲的趨勢。周內浮法玻璃市場成交逐步轉弱,較大數量中下游進入春節假期,市場成交趨于冷清。短期中下游開啟補庫,支撐價格上漲趨勢,中期看下游加工端訂單恢復情況。我們認為,當前個別產線存冷修預期,2023年供需有望重回緊平衡狀態。從宏觀層面來看,地產竣工需求韌性依舊,18-21年地產銷售面積均超 17億平,隨著竣工周期到來以及“保交樓”持續推進,23年竣工端仍有支撐,開春價格或迎來新一輪上漲。同時,玻璃龍頭企業產業鏈延伸漸露端倪,成長性業務占比逐步提升,逐步平滑周期波動。光伏玻璃板塊,本周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結束快速下降趨勢企穩,而節前裝機放緩,組件廠以消化庫存為主,采購熱情較低,光伏玻璃企業以穩價為主。23年產業鏈上游成本下降趨勢依然確定性較強,基于組件廠對下游裝機樂觀預期,節后組件廠排產需求或提升,我們認為,23Q1在下游需求提升情況下,光伏玻璃當前供需失衡的局面有望改善,或迎量價齊升。建議重點關注旗濱集團(成本優勢明顯,開春漲價,業績彈性十足;23年光伏玻璃陸續投產,帶來新的增量;電子玻璃漸入佳境,維持高增長);信義玻璃(港股原片龍頭),金晶科技(玻璃純堿一體化,鈣鈦礦 TCO 玻璃引領者)。
消費建材:板塊趨勢已向上,年前回調提供配置時機。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2022年住房銷售改善型需求表現強于剛需,市場主流需求仍聚焦在 90-120平產品,其中上海、寧波、武漢、合肥等熱點一二線城市占比均超五成。根據住建部 2023年發展規劃,2023年全國各地將繼續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新開工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360萬套(間);城市更新方面,今年在城市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 點,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 5.3萬個以上,新開工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萬公里以上,改造建設雨水管網 1.5萬公里以上。2023年,受下游改善型住房需求、城市更新項目、保障性住房需求釋放等因素影響,消費建材企業渠道改革仍將為經營重點。節前消費建材基本面情況來看,建材企業 22年四季度更多壓力來自 22年 12月疫情擾動下出貨不及預期,目前全國各地疫情均已達高峰,對節后工程開工負面影響較小;成本端 22Q4主要原材料瀝青、鈦白粉、乳液和 PVC 等大宗材料價格回落,23年 1月防水和涂料原料價格環比 22Q4低點小幅上升,但同比依然為負。政策面情況來看,當前地產開發融資三支箭已發,中央認可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本周中央和地方發布多條地產需求端政策,1月 5日,央行等發布《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此次政策賦予房價下調城市自主下調商貸利率的權限,充分體現了對首套剛需購房的支持。我們認為,當前政策面已表現出從救項目到解決開發企業融資問題的趨勢,首要目的是解決保交樓問題,在項目資金落實樂觀的背景下,23年預計地產竣工端需求率先釋放。另一方面,房企資金改善和項目落實和后續地產需求端放松政策或陸續出臺,對于剛需購房者信心恢復有利。當前地產政策的積極導向明確背景下,對于地產鏈整體信心修復十分有利。建議關注貫穿施工周期且有行業提標催化的防水材料龍頭(關注東方雨虹、科順股份),零售渠道轉型的涂料龍頭(三棵樹),C 端銷售穩定增長的板材龍頭(兔寶寶)、B 端+C 端均衡發展的瓷磚小龍頭(蒙娜麗莎),市占率快速提升的消防龍頭(青鳥消防);其次是經營質量優異的管材龍頭(偉星新材),受益竣工周期的石膏板龍頭(北新建材)。
玻纖:順周期的玻纖,看好 2023年景氣復蘇。節前粗紗及電子紗價格暫穩,截至1月 12日,國內 2400tex 無堿纏繞直接紗均價 4122.75元/噸,電子紗主流報價10000-10200元/噸不等,環比均價均基本持平,節前調價意愿不大。春節后隨著疫情影響減弱以及外部環境的改善,宏觀經濟有望逐步回暖,順周期的玻纖需求或迎來復蘇,而 2023年國內新增產能有限,供需有望重回緊平衡,經濟復蘇或帶來新一輪景氣周期。建議關注當前低估值的玻纖龍頭(建議關注中國巨石、中材科技、長海股份)。
水泥:當前需求尚未恢復,地產+基建支撐 2023年需求企穩。本周全國水泥價格繼續下跌,市場需求維持下降趨勢,降價區域以華東和中南部地區為主,當前需求尚未恢復。短期行業承壓,但我們認為目前影響水泥需求的兩條主線地產及基建均出現邊際利好:1)地產政策持續放松預期不變:供給端政策應出盡出,房企現金流有望得到實質性改善;市場需求磨底,基本面降幅走闊下政策放松預期強化,繼11月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高能級城市優化“四限”政策后,12月以來南京下調二套房首付比例、武漢取消二環外限購、南通優化公積金貸款首套房認定、佛山取消限購、廈門優化島外限購、蘭州取消限售、東莞全域放開限購、鄭州調整限購區域,政策強度和城市能級均較前期有所提升,本周上海市政協委員建議調整上海調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優化遠郊限購、放松限貸和優化限售方面;2)基建作為政府托底經濟的手段之一,2023年有望再次發力:2023年為二十大開局之年,12月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11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有所放緩,但基建投資依然保持較高增速,累計同比擴大 0.2個百分點。根據 Wind 數據,截至 11月中旬 2022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破 4萬億元為歷史新高,且財政部已下達地方債“提前批”額度,相較往年下發時間更早。我們認為,地產與基建鏈仍是穩經濟的重要一環,后續需求有望持續恢復,低估值、高分紅的水泥板塊將最受益。建議關注龍頭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及彈性標的上峰水泥。
碳纖維:看好 23年高景氣度。本周碳纖維價格維持,國內碳纖維市場均價約為147.5元/千克,其中大絲束均價 120元/千克,小絲束均價 175元/千克,環比均持平。節前企業累庫以及物流停運,疊加節后需求面恢復仍需一定時間,短期庫存壓力有所上升。2022年碳纖維價格持續探底,我們認為 2023年需求修復有望支撐價格回暖:2022年 6月以來受疫情反復影響下游企業開工率低位,碳纖維需求跟進有限,而海外沖突影響部分出口訂單,下游整體需求疲軟,引導碳纖維價格從高位開始回落,當前價格基本處于 2021年初水平。我們認為,2023年下游應用領域需求有望快速修復,其中風電作為目前碳纖維下游主要需求來源,2022年風電招標超預期或為 2023年風電裝機提供有效支撐。我們認為,隨著國內碳纖維核心 工藝不斷突破,疊加龍頭產能擴張加速落地,碳纖維對于其他材料的替代以及國產替代不斷提速,而疫情及海外技術封鎖下國內供應占比逐步提升,國產替代加速疊加需求持續高增,國內碳纖維龍頭有望率先受益。建議關注: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以及小絲束軍用碳纖維龍頭光威復材。
風險提示:固定資產投資低于預期;貿易沖突加劇導致出口企業銷量受阻;環保督查邊際放松,供給收縮力度低于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帶來成本壓力。